新秀新論|為輸外勞 大輸民心
早前,勞工及福利局發布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指香港將面臨嚴峻的人力短缺問題,預計2028年會缺乏18萬技術人員和勞動力。在未來三年,港府會陸續輸入近一萬名35歲或以下的技工,以填補香港的勞動力缺口。 繼續閱讀
早前,勞工及福利局發布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指香港將面臨嚴峻的人力短缺問題,預計2028年會缺乏18萬技術人員和勞動力。在未來三年,港府會陸續輸入近一萬名35歲或以下的技工,以填補香港的勞動力缺口。 繼續閱讀
上月,53歲韓國作家韓江獲頒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奪得該獎項的韓國作家,更是首位贏取該獎項的亞洲女性作家。一位如此優秀的女性作家,仍逃不過網民的嘲諷,一篇名為《本來不打算生孩子的韓江作家被說服 繼續閱讀
上月,社交平台Threads上瘋傳舊日的立法會片段。貼文回溯前主席曾鈺成在立法會會議上建議黨友蔣麗芸「講少啲冇用嘅說話」,引起廣泛共鳴。網民紛紛在留言翻起鍾樹根的「子烏虛有」、黃毓民怒斥梁振英等往事, 繼續閱讀
快將踏入四月,同學陸續收到暑期實習的面試邀請。筆者亦不例外,面試中被問及將來有否打算當記者,令筆者再三思考當記者希望得著甚麼:是記錄時代?是作為第四權監察社會?這些固然重要,但對筆者而言,更渴望做到的 繼續閱讀
對記者而言,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是首要工作,使用匿名消息可能會讓報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但另一方面,記者亦需要承擔保護受訪者的責任,避免對其正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接受匿名抑或放棄消息來源,究竟應當如何權衡? 繼續閱讀
10月初構思題目時,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突襲以色列,隨後以方宣布進入戰爭狀態,正式響起了戰爭的號角。如此重大的新聞,當然成為了題目。藉此機會,筆者開始思考在資訊爆炸、情緒主導判斷的時代中,記者應如何 繼續閱讀
筆者初任《大學線》記者時寫的首篇報道,是關於「煽動刊物罪」的當年今日,那時《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等高層剛被捕。來到大學生涯最後一年,「立場煽動案」原訂於數天後(15日)裁決,其後改為口頭陳詞。而筆 繼續閱讀
今年下半年,本港發生數宗致命工業意外,9月底更在四日內發生兩宗意外,奪去三名工人性命。立法會在今年4月通過修例,將《職安健條例》下極嚴重事故的最高罰款,由50萬元上調至1000萬元,以及最高監禁兩年。 繼續閱讀
提到蔡天鳳,相信全香港人都已不覺陌生。自2023年2月24日,受害者遺體被發現後,此案便以驚人的速度登上了各大媒體頭版,伴隨新聞事實出現的,還有「名媛」、「豪門」、「譚仔創始人兒媳」等字眼,受害者清晰 繼續閱讀
「以結果為目標!」 單看特首去年選舉時的口號,已隱約可見效率凌駕一切的新政風。如今,當權者確實說到做到:近月,爭議政策接連硬上馬,民間反對無效,議會大開綠燈。世道崩壞,作為記者初哥,還能如何自我勸勉? 繼續閱讀
2022年,香港發生了五宗與照顧者相關的倫常慘案。悉心照顧家人,付出最多愛與耐心的照顧者竟反過來弒殺親人,是天大悲劇。照顧者彷彿成為醫療政策欠缺遠見下的犧牲品,照顧責任一旦落在身上,便再難以喘息。照顧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23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