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廚餘機分佈不均 難推家居回收

172開版
垃圾徵費實施在即,市民對於廚餘回收關注日漸提升,然而廚餘機數目不足。

住所樓下的智能廚餘機壞了,65歲的李女士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拿著沉甸甸的廚餘,穿過屋邨內的公園,走過幾段樓梯走了約五分鐘,才走到邨內另一部廚餘機進行回收。雖然一來一回只花十分鐘,對行動不便的李女士而言甚為吃力。

垃圾徵費延至8月1日推行,近月政府亦於部份地方展開先行先試計劃。據環保署統計,2022年本港每日棄置逾三千公噸廚餘,佔都市固體廢物近三成,當中更以家居廚餘為主。不少市民想盡辦法減低棄置垃圾的開支,廚餘回收無疑是既省錢又環保的雙贏策略。環保署陸續在全港十八區住宅區安裝智能廚餘機,但申請、分佈和權責上均有不少問題需解決,廚餘回收要普及仍然是漫漫長路。

記者|梁美淇 編輯|錢伊藍 攝影|梁美淇 錢伊藍

隨垃圾徵費實施在即,市民對於廚餘回收關注日漸提升,然而廚餘機數目不足。截至今年2月,環保署已在全港115條公共屋邨內,安裝合共435部智能廚餘機,並預計今年在全港213條公共屋邨(合共1500座樓宇)安裝超過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覆蓋全港約三分之一人口。即使屋邨獲環保署安裝廚餘機,邨內分佈亦不平均,影響居民進行回收。

屯門欣田邨共有五座樓宇,去年8月中旬,環保署在其中四座樓下各增設一部智能廚餘機。現年65歲的居民李女士因而建立回收廚餘的習慣,一星期會回收最少三至四次廚餘,大多是剩菜和湯渣等。採訪當日她因樓下廚餘機上貼出「暫停使用」吿示,需要多走五分鐘到另一座樓倒廚餘。記者隨後在邨內視察,發現整條屋邨四部廚餘機壞了兩部。

屯門欣田邨悅田樓廚餘機壞機告示
屯門欣田邨悅田樓廚餘機
屯門欣田邨悅田樓智能廚餘機被貼上告示:「廚餘機有待維修,請往各座廚餘機。」(錢伊藍攝)

環保署指,為確保每部廚餘機得到充分使用,在公屋安裝廚餘機時會使用「共享原則」,按屋邨的住戶數目、佈局和地型,安排兩至三座樓宇共享一部。屯門區議員葉文斌認為此舉降低街坊回收廚餘的意欲。他以屯門友愛邨為例,十一座中只有七座安裝了廚餘機,而十一座亦並非平均分佈,有高座和低座。

雖然每座樓宇只相隔三至五分鐘的路程,但他指廚餘並非一般垃圾,要市民手攜廚餘走一段路是不理想。「廚餘很重、有水分、還有臭味,一路走一路滴的時候,當中的環境衛生問題怎麼處理?」環保署則指,現時未有收到公共屋邨辦事處要求加裝廚餘機的申請,未來將通過大數據,監察廚餘機的使用情況。

私人屋苑持觀望態度 憂慮權責問題

根據環保署在1月公布的數據,本港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包括鄉村)的智能廚餘機比例約為8:2,反映出智能廚餘機分佈不均問題。以屯門區為例,共16條公共屋邨(已包括租置屋邨)中,有12條公共屋邨已安裝智能廚餘機,覆蓋了七成半的屯門公屋戶。反觀同區120個私人屋苑及23條認可鄉村中,只有位於置樂的恆順園和掃管笏的滿名山已安裝智能廚餘機。

葉議員指區內私人屋苑的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立案法團普遍對安裝智能廚餘機持觀望態度,他們認為目前廚餘機計劃仍在起步階段,希望先觀察公屋廚餘機的運作情況。但現時大部分公屋的智能廚餘機,不論數量或維修配套都未盡完善,令私人屋苑對申請廚餘機卻步。「你自己政府地方都做不好。你叫我做,那我要先看清楚。」另外,他們亦憂慮若住戶對廚餘機有任何投訴,需要透過業主立案法團或屋苑物業管理公司向環保署處理,徒添他們的壓力。

屯門區議員葉文斌
屯門區議員葉文斌指在廚餘回收上,鼓勵性質和強制性措施應同步進行,但現時政府提供的誘因不足以推動市民回收廚餘。 (錢伊藍攝)

屋苑物管緊密溝通 廚餘機「落地」可期

現時私人屋苑可透過環保署「私人屋苑智能廚餘回收桶試驗計劃」(「試驗計劃」)安裝智能廚餘機;或申請「支援住宅樓宇採用智能回收箱技術以收集及回收廚餘」的回收基金,自行尋找供應商安裝智能廚餘機。

據環保署資料,「試驗計劃」由去年12月底推出至今,已收到超過一百個屋苑提交申請,荃灣區私人屋苑綠楊新邨在本年3月成為其中之一。業主委員會主席吳先生指,「回收基金」申請程序複雜,申請者需要自行找供應商報價和預計整個項目開支,使業委會對此計劃卻步。「其實你要做一個計劃書出來才可以申請到,那是很浪費時間的。」對比之下,環保署的「試驗計劃」只需要提供安裝位置及處理廚餘的人手分配等基本資料即可。

綠楊新邨業主委員會主席吳先生
綠楊新邨業主委員會主席吳先生指業委會在安裝智能廚餘機前,曾到鄰近的石圍角邨和福來邨實地考察,了解廚餘機運作。(錢伊藍攝)

根據「試驗計劃」申請指引,屋苑的業主委員會須授權所屬物業管理公司,代表屋苑遞交申請。吳生指物業管理公司會負責申請及處理日後運作問題,業委會則從中監察和協調居民意見。他形容在兩次業委會會議中討論過程順利,加上由於頭兩年維修保養是環保署負責,屋苑負責提供地方和電力供應,不會有其他費用轉嫁到業主身上,因此參與會議的住戶也普遍支持。「我們和物業管理公司有很緊密的合作。我們提出安裝廚餘機,物業管理公司其實很支持,亦都很配合。」他補充,綠楊新邨屬港鐵旗下的物業,物管公司一般會按照程序和標準處理住戶的問題,預計9月後12部廚餘機會開始運作。

沒有廚餘機 如何回收?

灣仔區是十八區之中最後一個獲分配廚餘機的地區。房協轄下的大坑勵德邨和駱克道街市於4月會安裝廚餘桶。廚餘桶姍姍來遲,因為區內多為單幢式大廈及「三無大廈」,空間不足。 據記者觀察,謝斐道一帶不少單幢式大廈大堂空間十分淺窄,只預留通道及保安亭位置,根本沒有空間容納廚餘機。大廈正門均鄰近食肆、零售商店等,對出只有能容納三個行人並排的行人路;建利大廈後巷多數佈滿雜物和垃圾。若於大廈外放置智能廚餘機,有機會引致阻街和衛生問題。

灣仔區議員穆家駿認同區內單幢式大廈沒有足夠空間安裝廚餘機,即使日後能找到後巷等位置擺放,亦需考慮電力供應和業權問題。他亦指,灣仔有不少業主立案法團只負責收取管理費、管理大廈維修等基本運作。由於安裝智能廚餘機並非強制措施,法團亦未見安裝後對大廈的整體好處,因此他並未聽聞有法團打算申請。至於「三無大廈」欠缺具代表性的居民組織,根本無法符合現時兩個計劃的申請條件。他希望政府能在區內的政府機構增設廚餘機,方便市民回收。

灣仔區議員穆家駿
灣仔區議員穆家駿表示,單幢式大廈和「三無大廈」在安裝智能廚餘機上最大問題是空間不足。(錢伊藍攝)

環保署回應指,為照顧因空間限制而未能安裝智能廚餘機的住宅,已於去年開始在東區、深水埗和西貢的「綠在區區」公眾收集點,試行設置智能廚餘機。而首個在食環署轄下街市設立的公眾廚餘收集點,於4月在灣仔駱克道街市啟用。屋苑也可以考慮參與環保署的「廚餘收集先導計劃」。由承辦商免費提供傳統有蓋廚餘回收桶,每日到屋苑收集廚餘。

環團:宣傳教育需雙管齊下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認為,確保配套齊全只是推動廚餘回收的第一步。而市民如何使用廚餘機回收,亦需要配合宣傳教育。他認為雖然環保署在每條公共屋邨和私人住宅樓宇啟用智能廚餘機前,都會向每戶派發宣傳單張、在樓宇大堂張貼宣傳海報、以及在邨內的當眼位置掛上宣傳橫額等。智能廚餘機啟用後,亦會派「環保大使」在回收桶旁教導居民使用回收桶和協助居民開啟「綠綠賞」帳戶,但依然會有市民將廚餘連同膠袋一起放進廚餘機的情況出現。

屯門欣田街市的樓上走廊當眼處,掛設了宣傳廚餘回收的橫額。(梁美淇攝)
豎立於柴灣連翠邨連翠樓地下大堂的廚餘回收宣傳板,左下方有放置宣傳單張,供市民取閱。(梁美淇攝)

陳永傑認為他們未必熟悉使用廚餘回收機,影響了回收效率。但他明白本港廚餘回收仍處於起步階段,市民亦需時適應;相信更多智能廚餘機出現,對營造回收和減廢的氣氛有幫助。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指,就算市民暫時不太適應廚餘回收,隨著智能廚餘機的普及,也能趁這段時間營造社會減廢的氣氛。(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