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駱駝漆大廈三座 光榮米線 工廈食肆
167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政府與民間的距離

2023 年 10 月 14 日

記者|白曉穎 8月底,位於駱駝漆大廈三座的「光榮米線」被地政總署指違契而結業,新聞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作爲一個會去該處覓食的小市民,好像從來沒留意過駱駝漆的食肆到底合不合法,甚至從來不覺得工廈食肆有 繼續閱讀

年輕癌症患者
167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採訪令我快速成長

2023 年 10 月 14 日

記者|江頌姸 一次訪問年輕癌症患者後與編輯乘車回家,編輯突然問我:「聽過這些經歷後,你驚唔驚?」 我說:「講真,有少少驚。你呢?」 她打從心底地回答:「我好驚呀!」 透過訪問癌症病患和康復者,我們得悉 繼續閱讀

大學線-內地DSE-開版相
166期大學線

DSE北上 成內地生另類出路

2023 年 04 月 10 日

「什麼是DSE?難度比高考低!」「我是自修生,考DSE會被扣分嗎?」「升學捷徑!一文解讀香港DSE考試!」諸如此類的標題,近幾年開始出現在內地網絡平台小紅書、知乎和微博的帖文裡。 香港文憑試(DSE) 繼續閱讀

通識殺科公民科公社科
166期大學線

通識科壽終正寢 師生細說從頭

2023 年 04 月 10 日

最後一屆通識科文憑試於今年4月舉行,歷經14年的高中課程通識教育科將正式告終。2009年,香港學制改革的呼聲日漸高漲,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將通識教育列為第四個必修科目。十多年來,社會對通識科爭論不休。 繼續閱讀

166期大學線

堅持本土元素 香港製造遊戲大熱

2023 年 04 月 10 日

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工作到深夜的記者李佳樺坐上一輛計程車,收音機裡播報:警方發現一具新的女屍,作案手法與上周女屍案類似。李佳樺輕聲說道:「這人真是雨夜中的屠夫」。司機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說:「小姐,你 繼續閱讀

166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吃飯不是小問題

2023 年 04 月 10 日

記者| 蘇柏軒 讀者唸中小學時,在校吃午餐的感受如何?活力午餐2月中出現懷疑食物中毒,引起社會對校內午餐供應的關注。因今次事件,今期報道敲定以「解困式新聞」,探討在學校設置煮食設施,以改善午 繼續閱讀

166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以自己的步速 邁向成功

2023 年 04 月 08 日

記者|蟻海彤 打算寫關於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少數族裔學童的報道時,已知道找受訪者不容易。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以前從沒留意他們的需要。身邊沒有朋友認識這些小朋友,我們只能靠聯絡不同組織介紹,但沒想 繼續閱讀

166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採訪充實了我的內心

2023 年 04 月 08 日

記者|周可欣 一開始確定做「本土遊戲」專題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很雀躍的,比起之前做的題目,這個話題有趣也並不複雜。當我們做了資料搜集,開始聯絡受訪者時,第一個困難才顯現出來。一周過去了,沒有任何受訪者回 繼續閱讀

166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通識科之死

2023 年 04 月 08 日

記者|陳詩穎 得悉要做通識「殺科」的題目,心中百感交集,若沒有接觸這個題目,想必此生與通識科再無瓜葛。說來我在2021年應考文憑試,也算是通識末代考生,那時通識科已面臨大刀闊斧,文憑試試題不見敏感議題 繼續閱讀

165期大學線

掙脫頭巾 伊朗女性以生命換自由

2023 年 03 月 18 日

去年初秋,示威者佔據了伊朗街頭。他們高舉庫爾德族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的照片,臉部和手掌塗上象徵鮮血的紅色顏料,走在硝煙彌漫的街道。有些女示威者焚燒頭巾,並拿出剪刀,剪下一綹長髮。不論男 繼續閱讀

1 2 3 4 5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