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考試歷經幾代 愈久愈難

小學會考強調篩選 多數學生須另謀出路

梁操雅認為社會形態不斷改變,著重的思想亦會有所不同,從前或許著重死記硬背,現今則著重明辨思考。(趙婉晴攝)

「我們常說港英政府只取表層的泡沫,即最高分的那些人。」

對香港考試制度素有研究的梁操雅解釋,在小學會考出現前,教育並非港英政府關注的議題。直至1940年代末,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加上嬰兒潮出現,適齡學童大增,政府不得不回應社會對教育的需求。但因當時學位有限,透過艱深的考試篩選出精英學生:「我們常說港英政府只取表層的泡沫,即最高分的那些人。」不論是小學會考或是升中試,均以考試甄別出成績最出眾的學生,升讀學額非常有限的官立或津貼中學。

雖然隨時間發展,考試機會及學位比率有所上升,但仍有不少落榜學生礙於家庭經濟,在完成小學課程後便要另謀出路。直至1978年,港督麥理浩推行九年免費教育,所有適齡學生都要強制接受教育至中三程度,普及教育才得以實現。

1978年,教育司署開始實施「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以學能測驗代替升中試,所有小六學生均需參與。學能測驗沒有特定的考試範圍,不考驗學生的背誦能力,只考「文字推理」及「數字推理」,且考試成績不影響學生的派位名次,似是化解了考試壓力。但考試始終將學生成績與學校排名掛勾,最終仍會影響學生升學,故教師還是要操練學生。學能測驗在2000年被廢除,七年後以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Pre-S1)取替,沿用至今 。

資料來源:《香港考評文化的承與變》

採訪手記:教育七十年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