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icture
116期大學線

新手記者遇上鐵醫

2014 年 12 月 15 日

瑪麗醫院的外科主任盧寵茂醫生被報紙稱為「鐵醫」。果然,與盧醫生一見面的確會不由自主緊張起來,他不大愛笑、穿起整潔的醫生袍有種威嚴,一雙圓潤的眼睛像是每時每刻都在思考;與傳媒經驗豐富的他深入對談,實在考我這位新手的功夫。 繼續閱讀

No Picture
116期大學線

那夜凌晨 記下留守旺角的點滴

2014 年 12 月 15 日

區家麟在網誌說,他不懂寫旺角。在稿題塵埃落定後,我和另一記者豪仔成了旺角的常客,到旺角「挑機」。

凌晨時份的旺角冷風颼颼,留守者瑟縮在單薄的外套裡。訪問初期,有一位豪邁的大叔讓我們喝湯:「唔係唔俾面啊!唔俾飲淨啊!」我們戰戰兢兢地接過那碗西洋菜湯,骨碌骨碌地乾了,漸漸融入旺角的氣場。 繼續閱讀

No Picture
116期大學線

廣州採訪記

2014 年 12 月 15 日

十一月中,我們一行三人去了廣州採訪的哥罷駛。
剛到埗,我們就隨便跳上一輛「綠的」訪問。我們上車前已答應付四十元車資,下車時跳標只顯示二十元的路程,這次異地採訪就從被坑了二十元開始。幸好這種疑似「黑的」,我們之後沒再遇到,無所不談的司機倒是不少。 繼續閱讀

No Picture
116期大學線

我們不認命

2014 年 12 月 15 日

一年前,佔中仍在籌備階段,為了知道公民抗命是怎麼一回事,我選修了陳健民教授的「民主與社會」。記得課堂上陳教授洋洋自得地介紹着公民抗命是作為市民對抗不公義的手段,席間有同學質疑一向政治冷感的香港人會否為民主而違法參與佔領運動?陳健民笑著回了一句「不知道」,我想他當時仍在「搏一搏」,把希望放在港人身上。 繼續閱讀

No Picture
116期大學線

現代愛情故事

2014 年 12 月 15 日

早在一年前,「香港」和「民主」傳出婚訊,向全港市民發囍帖,不少人早就準備赴宴。儘管他們深愛對方,單方面家長(其實極其量只是監護人)卻嫌棄未來新抱,生怕「香港」娶了「民主」後不再聽話,不再按章辦事。二人愈相愛,監護人愈要用盡手段打壓這頭婚事,想不到韓劇般的情節,竟在香港上演。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從牆內走到牆外:佔領運動中的內地人

2014 年 11 月 07 日

史無前例的佔領運動在香港展開,消息在內地受到全面封鎖,相關圖片以及包含敏感詞彙的言論,通通屏蔽。然而在香港生活的一群內地人,離開了強權築下的資訊高牆,親身面對這場民主運動,有人選擇不聞不問,繼續活於牆內,也有人帶著矛盾的身份積極參與,守護中國境內僅有的一片自由天空。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學生自發佔領 以崇基小組作例

2014 年 11 月 07 日

廿一歲的劉思揚雖然就讀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三年級,關心社會和時事,然而他並非社運常客,抗爭的經驗不多。而他身邊的一班戰友,都是普通大學生,多在中大崇基學院的活動上認識。大家當初相識時,只想到會一起通宵達旦籌辦活動和玩樂,偏沒想到會有一刻,大家竟通宵達旦在街頭抗命。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佔中者的意料之外

2014 年 11 月 07 日

三十七歲的社工陳虹秀與一般香港人無異,有供養家人的責任、有工作的負擔、也有間中參與遊行的經驗。在社會公義的感召下,她毅然參加佔中,簽下意向書,甘願承擔被捕的風險。然而在這個大時代,她毅然選擇打破枷鎖,放下包袱,走到民主抗爭的最前線,背負著隨時被捕的風險。
但佔中沒像預期的形式發生,卻演變成漫長的佔領,佔領區人來人往:「多我一個唔多,少我一個唔少」,令她迷失起來。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OL辭工佔領 義無反顧

2014 年 11 月 07 日

九月二十七日,立法會正門外,到處鐵馬重重,保護著市民自設的防線。過百位留守的市民,不約而同露出放空的眼神,疲態畢露。
一片白衣中,梁美華的裝扮,與身旁互不相識的「戰友」無異;她戴著口罩,依傍著鐵馬稍作休息。
這是她第一個通宵留守的清晨。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佔領運動 兩代人走在一起

2014 年 11 月 07 日

八十七枚催淚彈,成了雨傘運動的轉捩點。連日來佔領區撐起雨傘的,不只是年輕人,亦有不少家長願意站出來,和子女並肩作戰,甚至比子女還走得更前。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當年學運骨幹 回看來時路

2014 年 11 月 06 日

近日社會因政改議題觸發大型佔領運動,由大學生牽頭。回顧歷史,大學生從來都是社會運動骨幹。七十年代初保衛釣魚台運動可謂香港第一次大型社會運動。對比今日,保釣運動規模雖小,卻掀起本港社會運動抗爭歷程,更塑造了第一代社運人士的一生。為學運付出了代價,他們對今天的佔領運動又有另一種體會。 繼續閱讀

1 ... 47 48 49 50 51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