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沒有現在,豈有明日?

記者|劉芷穎

「我一定會做好《明日戰記》!」在7月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古天樂手握拳頭、自信滿滿的樣子讓我對這部電影多了幾分關注,現在回想起來早已埋下與電影特效的緣分。

成功聯絡數位行內資深電影特效工作者後,內心不免誠惶誠恐,一來擔心對他們的作品太過陌生,亦怕自己準備的問題太過幼稚,有失作為記者的專業。在訪問《明日戰記》導演吳炫輝前,我特意到電影院重看一次,把自己好奇的問題寫在記事本上:究竟電影中外星生物的外型是參考了瀨尿蝦嗎?

在訪問中段,我鼓起勇氣問了這條問題,導演微笑著回應背後的資料搜集過程,包括要看大量紀錄片和生物結構的資料,言談間夾雜了一句:「你看得蠻仔細的啊!」

順利完成訪問後,另一個難題是把電影視覺特效整個行業簡明扼要地描述出來,要知道在訪問中導演用了接近15分鐘介紹在電影前、中、後期時,特效所牽涉的工作。即使已經在電腦內做好三維模型後,後期的燈光、陰影和合成圖層已屬三個專業。因此,整理訪問內容外,我也花了額外的時間摸清不同職位的工作內容。資料搜集固然繁複,但對比他們背後製作的時間和心血,根本不足掛齒。

猶記得訂下電影視覺特效的題目後,編輯在閒聊間問我:「你是電影迷嗎?」其實不算,只是聽到別人說「香港電影已死」時,開始選擇用自己入場觀影的方式反對這種論述。

幾位受訪者也不約而同提到外國製作公司資源豐厚,一間公司的員工可能已經等同香港整個行業人數的總和,可是香港特技的精細程度絕對不輸外國,甚至荷李活的製作。四位受訪者仍堅持留在這塊土地,用世界級的技術製作屬於香港人的電影。

借用《明日戰記》其中一句台詞:「結局如何,由我們自己決定!」

《明日戰記》之後——香港電影特效可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