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醫院不勝負荷 醫患同受累

每年流感高峰期,媒體總會報道醫院人滿為患,病床夾道。即使流感高峰期過去,醫院回復「正常」,不少醫院平日卻仍是塞滿病人。各聯網的龍頭醫院之中,又以屯門醫院為甚。

根據最新2015-2016年度的醫管局年報,比較全港七間龍頭醫院,屯門醫院的醫護人員和病人比例達1:615,是全港之冠。醫護人手短缺,必然影響醫療質素,屯門醫院曾連續五年被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評為表現遜色。有居民甚至形容屯門醫院是「地獄醫院」,而對醫護人員而言,屯門醫院的工作亦是非人生活。

記者│曹舒平 劉家汝 編輯│江晉瑩 攝影│江晉瑩 曹舒平

診症過急 三次求診未斷症

楊澤彬三次到屯門醫院都未能確診盲腸炎,拖延治療時間,令他剛開學就請了二十多天病假。(江晉瑩攝)

今年九月初,15歲的中學生楊澤彬腹痛非常,於晚飯時間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等候兩小時才見到醫生。兩三分鐘內,醫生指他可能吃錯東西,只是給他開了止痛藥及胃藥。楊澤彬回家服藥後腹痛不止,同日凌晨再到急症室,並住院作簡單檢查,包括照X光及檢驗大小便,翌日院方指他身體無大礙可立即出院。

然而,腹痛在出院一星期後仍無改善,他終第三次往急症室。儘管他向醫生清楚指出自己盲腸位置感到疼痛,但醫生說他可能因讀書壓力引致精神緊張,開出相同的藥便着他離開。最後,他無奈到私營的港安醫院求醫,醫生懷疑他患上盲腸炎,為他進行電腦素描(CT)並確診,翌日動手術。

「原本可以一早確診,但他們拖拖拉拉。」楊澤彬指,由第一次往屯門醫院求診直到完成手術,整個過程歷時二十多天,期間更因腹痛而多次向學校請病假。他形容三次在屯門醫院看急症,醫生都匆匆忙忙,等四小時才見醫生四分鐘,認為醫生難以清楚了解他的病況。楊澤彬及其父母理解公立醫院比私家醫院承受更大壓力,但認為醫生至少要了解病人的情況,而非草草了事,坦言對屯門醫院失去信心。

醫護人員受壓「頂硬上」

黃任匡醫生形容屯門醫院「逼爆」情況嚴重,病床放滿走廊、廁所門口、洗手盤底等地方,當中以內科和兒科為重災區。(江晉瑩攝)

病人有怨言,醫生也一肚苦水。在屯門醫院任職心臟科醫生的黃任匡,經常加班,每月有四至五日需要值班(On Call),他曾經在這些日子連續工作30小時。工作量之重,可以從他匆忙的步履窺見。很多時候,他整天只吃一餐,更曾經忙至晚上才赫然發覺自己整天都沒進食。

黃任匡每天要處理住院及門診各30位左右的病人。至於住院病人,他平均只能每位見五至十分鐘。他認為這個時間絕不足夠,因為住院病人情況較嚴重,緊逼的診症時間會容易出錯及引致疏忽,合理時間應為每人15分鐘。門診面對同樣問題,雖然他平均約花五分鐘為一名病人診症,但當中包括出藥單和安排覆診等工作。七除八扣後,只剩兩分鐘時間診症。

屯門醫院護士阿晴(化名)表示有時即使身體不適,亦不敢隨便請病假,怕增添同事的工作量。(曹舒平攝)

醫院人手長期緊絀,大大增加醫護人員的壓力。在屯門醫院當護士超過十年的阿晴(化名)透露,過多的病人令病房需要加開床位,平常放30多張病床的病房曾經放滿近60張床。有時走廊兩側都放滿床,兩邊病人一伸手就能碰到對方,中間只餘下狹窄的通道讓醫護人員通過。醫護人員推着手推車通過時更會撞到病床,打擾病人休息。而病人親屬探病時也只能站在床邊,曾有親屬就此向護士表達不滿。

阿晴是負責跟進病人情況的「個案護士」(case nurse),每間病房有三至四名「個案護士」,照顧約30名病人,但在高峰期工作量會加倍:「我上班時看病人一眼,到下班都只能多看他一兩眼,沒有時間認真問他哪裏不適。」她每更工作八至十小時,經常忙得不可開交,只能去一次廁所。生理週期時,她甚至沒空換衛生巾。即使生病,也不敢請假。

繼續閱讀:

欠缺規劃 屯院壓力有增無減

聯網資源分配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