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生活中尋故事

(設計圖片)

記者|羅杏兒

說起「當年今日」,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回憶」、聯想到舊事物在時代下消逝的惋惜之情,但經過這次報道,我有了些新的見解。採訪中,一直聽到不同受訪者分享從前的趣事,沉浸在他們回憶之中,直至與本土研究社陳劍青的訪問,聽到另一種聲音。

他質疑,從前高球場的用地模式還符合現在香港的需要嗎?以前的傳統又是否要永遠跟隨?這不禁讓我思考,保育歷史文化與發展總是站在對立面,但一味保留以前留下的事物,對現在的人來說真的是最佳做法?時代發展下保留舊事物的標準該如何衡量,仍然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幾星期前,粉嶺高球場還只是我乘車回家路上的一個中途站,對高球場的印象還停留在9月政府開放舊場予公眾參觀,亦曾想趁假日到球場走走,一窺這片以往貴族專屬的土地。直至選定了以高球場的當年今日作報道題目,才開始真正了解這個每天擦身而過的地方。

我經常用「神奇」來形容《大學線》的編採過程。如果不是參與《大學線》,我想我不會接觸訪問中遇到的人和事,這一次的採訪更給我這樣的感覺。訪問以前,早已經過無數次的高球場,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地方,聚集了一群與我無關的富人在此娛樂,但在訪問過程中,我以記者的身分了解不同故事,將這片土地盛載的、鮮為人知的故事記錄下來,再傳遞出去。

幸運地,這次尋找受訪者的過程尚算順利,但在訪問後,我總因散亂的訪問內容而感到迷茫。記得在編委會上,導師曾經提醒我們,對受訪者的故事不夠好奇、了解得不夠深入。事後和編輯討論時,也反思到自己的不足——有別於以往訪問時系統性地列出問題,受訪者回應後,我們對題目有更深入了解,再建構報道方向。今次探討這題目,訪問受訪者經歷時要適時追問,引導他們分享,寫好每一位受訪者的故事。

每次採訪都是經驗的累積,「所以呢?故事呢?」這些在編委會上收到的問題,在下次訪問,我會一再反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