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導賞團 體驗本地隱世文化

少數族裔導賞團近年在本港興起,以少數族裔生活之處為景點。(設計圖片)

「參加者對我們的認識大多只有一半,知道甚麼是《可蘭經》、清真寺,但就不知道我們要一天拜五次神。我便把剩下的一半告訴他們!」活潑的15歲巴基斯坦裔女生Zaha笑道。她年紀輕輕,已是一年帶領五次導賞團的導賞員,路線全由她設計。

香港是多元種族的聚居地,不同種族各自帶來獨特文化,可港人甚少認識。近年,不少機構舉辦少數族裔文化導賞團,涵蓋景點遍佈港九新界,它們各有特色、主題不一,卻目標一致──帶領本地人探索少數族裔的生活足跡,拉近不同族裔之間的距離。

記者|陳慧桐 編輯|汪樂霖 攝影|陳慧桐 汪樂霖

Zaha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女生,亦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她從小在屯門富泰邨成長,今年唸中四,就讀本地學校的她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Zaha更在去年成為救世軍負責的「Hi! Strangers少數族裔生活導賞」的導賞員,計劃中的導賞員均為24歲以下的青少年,每團的收費為一千港元,最多可讓14人參加,報團收入歸導賞員所有。

在帶團前,Zaha會親自規劃導賞路線,讓參加者到訪其生活必經的「景點」。她知道華人對伊斯蘭文化一知半解,例如穆斯林每年會分別慶祝宰牲節和回曆新年,但兩者非香港公眾假期,因此她要特意向學校請假。不理解此文化的老師曾拒批申請,Zaha忍不住問老師:「你嘗試代入我的角度思考,你們農曆新年不能放假(慶祝),你會有甚麼感受?」最終成功獲學校批准請假。對未被充分理解的Zaha而言,導賞團正是一個機會讓人以第一身視角認識、感受她的文化和習俗,她坦言「我都沒料到(在導賞團),每個人都會專心聽我說話」。

穆斯林在港覓食難

在她帶的團中,參加者主要是中學生,跟Zaha年紀相若,「我會思考如果我是參加者,我會想導賞團有甚麼有趣的元素、有甚麼可以玩的東西,會想很多!」因此在旅程第一站──富泰商場的超級市場,Zaha以遊戲形式進行導賞,讓參加者尋找印尼撈麵以外,穆斯林可進食的撈麵。結果發現,只有韓國「火雞麵」和海鮮味「炒麵王」符合伊斯蘭教徒不能吃豬肉、甲殼類、含酒精食品的規定,亦只有少量貨品印有清真認證(Halal)標誌。

「所以通常在超級市場,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會拿着包裝看起碼30秒至1分鐘,才能安心購買。」

市面上有售清真肉類,以清真雞肉為例,劏雞時需抓着雞頸,誦讀《可蘭經》經文後一刀斬下,不能讓動物受苦,「不像香港街市般斬雞──慢慢地放血」。惟清真食物價錢一般會貴兩成,所以Zaha寧願在午飯時間買零食,也不吃清真商店的飯餐。

富泰邨內唯一的清真商店近年亦已倒閉,屯門區的清真商店或餐廳都所剩無幾,穆斯林的食物選擇越來越少。參加者聽後總會驚訝:「這樣不能吃,那樣又不能吃,那你還可以吃甚麼?」Zaha翹起雙手,笑着舉例:「我們可以吃炸魚柳、魚柳早餐、魚柳包和咖喱魚柳飯。」可惜現時邨內的連鎖茶餐廳再沒售賣咖哩魚柳飯了。

屋邨隱世清真寺 小教徒習《可蘭經》

離開商場,走進屋邨,Zaha停在清真寺門前。與人們熟悉的九龍清真寺不同,富泰邨的清真寺並非擁有高樓底、圓穹頂的大建築;它是位於大廈底層的一間房間,能容納約30人。若寺內容納不到所有信徒,信徒便會在寺外的空地放上地毯祈禱。

自六歲起,Zaha每天放學後會來到這間清真寺學習《可蘭經》,每天學習一至兩頁,一直到11歲。在清真寺的日子令Zaha又愛又恨,她很想念陪伴她成長的教師,但談及課堂內容時,卻收起笑容投訴:「平日上學讀書很難,在這裏讀(《可蘭經》)也是這麼難!」她解釋,學生不僅要理解共30卷、約600頁的《可蘭經》,更要把整本背誦起來。

站在寺前談了良久,Zaha卻一直沒進去這熟悉的地方。她解釋,這間清真寺主要開放給男性祈禱,女性大多在家禱告。教徒一天需祈禱五次,她會在上學前祈禱一次,回家後再祈禱四次,不會在學校禱告。

Zaha說,很多人在導賞團結束後都表示對伊斯蘭教加深認識,但更令Zaha深刻的,是年輕的參加者會主動與她交換聯絡方式,至今仍會不時聊天,「每次帶團都會有滿足感,會覺得,嘩!這麼多人想認識我的生活,是很厲害的事!」她靦腆地笑說。

聲音導航 自由發掘歷史遺跡

除了由少數族裔親自帶領的導賞團,你有沒有想過一部手機亦能領我們遊走香港各地,探索少數族裔的歷史與文化?

本地初創企業Storius結合Podcast(線上有聲節目)和口述故事,於2021年推出語音導賞手機應用程式。參加者可在程式選擇路線,聽着聲音導航開啟旅程,內容由多間院校及非牟利機構等單位提供。去年,Storius與融樂會合作,設計了三條與少數族裔文化相關的路線,涵蓋尖沙咀、中上環和跑馬地,導賞路線現時免費開放給公眾使用。


尖沙咀的路線以歷史和生活為主題,由樂隊RubberBand主音繆浩昌(6號)的聲音領航。旅程的第一站是天星碼頭,在十九世紀,印度巴斯裔的米泰華拉創立了「九龍渡海小輪公司」,以蒸汽船隻載客來往中環及尖沙咀。直至1898年被亞美尼亞裔富商遮打爵士收購,成立了現時的天星小輪公司。除了廣為人知的重慶大廈和九龍清真寺,聲音導賞沿路還會介紹美麗都大廈,內有由少數族裔開辦的商舖,有售賣傳統南亞服飾和首飾的商店,又有由埃及女士經營的中東雜貨舖,售賣玫瑰果醬、清真香腸等。大廈內還有巴基斯坦圖書館,有烏都語和英語書籍供租借。

而中上環路線的故事則由DJ謝茜嘉娓娓道來。走進中環的心臟地帶,聲音導賞會介紹被譽為「菲律賓革命英雄」的何西·黎剎,在1891年至1892年曾與家人居住在列拿士地臺2號,又曾在中環德己立街5號當眼科醫生。導航亦會帶參加者到訪大館,介紹涵蓋前中區警署及域多利監獄的建築群。警署內有錫克教祈禱室,讓錫克教的警員沐浴及祈禱。越南革命家胡志明更曾在1931年,為了逃避法國政府通緝而來港,被當時的香港政府拘捕並關進了域多利監獄。

圍繞跑馬地的路線展示了該區的多元宗教特色。如位於山光道的猶太墳場用作埋葬於本港去世的猶太人,包括富商嘉道理家族的成員;而座落墳場兩旁的是佛教寶覺小學和東蓮覺苑,連接兩者的中式橋以鮮艷的紅、黃配色為主調,以雕花作裝飾,與橋後的純白色、設計簡約的西式教堂形成強烈對比。寶覺小學曾是教育局「指定學校」,專門取錄少數族裔學生,此政策被指造成種族隔離問題,2014年起已被取消,但現時仍有大量少數族裔學生入讀前指定學校。

灣仔錫克教廟 不同族裔的交流平台

黃泥涌道尾站,是始建於1901年的錫克教廟,它本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但已於2019年開始拆卸重建。這棟純白色、樓高四層的建築不僅是錫克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還是一座社區中心──每天都會免費派發膳食,甚至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短暫住宿。Storius的印度裔營運經理Bervinder平日亦在此地活動。

Bervinder說,錫克教廟歡迎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只要跟隨廟內禮儀,如穿著長衫長褲、赤腳、佩戴頭巾,任何人都可進入錫克教廟。她分享道,身邊有朋友對錫克教廟感好奇,但因不了解入廟的禮儀而沒有進內。

「香港有不少人想了解其他文化,但缺乏接觸的機會。當你踏出第一步,就會知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很友善。」

Bervinder笑着憶述,一次廟內的少數族裔義工派飯給華人時,用不太流利的廣東話努力解釋菜式的名稱、食材,「整個畫面很可愛,大家都很歡迎參觀者。」

Bervinder亦打算規劃有關香港錫克教歷史的路線,以印度裔視角,分享自己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故事,她相信:「我們都是共同存在於這個城市,聲音導賞能讓其他人真正了解少數族裔,放下對我們的戒心。」

遊重慶大廈 打破刻板印象

香港非洲中心的執行董事Dr Getty Gwenzi有相同觀察──

「香港看起來非常多元化,但少數族裔與香港社會並沒有很多機會互動。」

Getty坦言,許多華裔港人不太了解非洲文化,如她與參加者玩問答遊戲時,很多人一題都答不出來。她亦觀察到「香港人的文化比較『自顧自』(minding their own business)」,如港人搭地鐵會戴上耳機,避免與人交談,日常生活中根本沒有機會與非裔人士交流。

缺乏認識之下,本地人輕易地對少數族裔人士貼上負面標籤。以位於彌敦道的重慶大廈為例,此地聚集了非洲、印度及南亞裔人士。Getty認為,香港人不甚認識重慶大廈,「每五個人中,至少有兩至三個人從未到訪重慶大廈。」而本地人單憑媒體渲染和家長的說法,便斷定對重慶大廈的印象──有父母叫子女小心行裝,以免遭盜竊,又指可能在重慶大廈發現毒品。

2019年成立的香港非洲中心(African Center Hong Kong)透過舉辦重慶大廈導賞團等活動,向本地人推廣非洲文化。導賞過程中,導賞員會鼓勵參加者自行探索重慶大廈,親身與店舖老闆對話,有店長更會贈送小禮物給參加者。導賞員亦會講解重慶大廈的歷史:非裔人士在1960年代來港,於重慶大廈從商,使其慢慢發展成少數族裔的文化交匯處;又會反問參加者:「為何非洲午餐會包含牙買加特色菜?」,揭示出非洲黑人奴隸被販賣至中美洲的歷史。

中心項目經理Tino Muzariri表示,曾有參加導賞團的學生發現父母對重慶大廈的理解出錯,決定親自帶領父母到重慶大廈遊覽,嘗試改變他們的看法;參加者又會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到訪了Tino談及過的非洲餐廳。Tino希望不只是向參加者傳遞資訊,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獲得烙印在腦海的經歷。

以第一身說故事 重奪話語權

除了導賞團,中心還會舉辦「真人圖書館」──參加者圍成小組,聆聽非洲人分享人生故事,希望藉此重塑大眾對非洲人的印象,了解其文化之餘,亦發現非洲人的優越之處(black excellence)。Getty表示:

「我們透過(舉辦)活動拿回話語權,親自講述我們的故事,不想社會再聚焦非洲人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