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快樂做新聞 終要離線 ——專訪林妙茵

1月8日為阿Miu最後工作天,獲同事歡送。(受訪者提供)

「咯、咯、咯」一陣高踭鞋聲傳來,令一眾有線新聞部同事精神為之一振。港聞組助理總採訪主任林妙茵(阿Miu)快步走進新聞部,二話不說便坐下工作,這是她從前每日的工作日常。從實習記者到助理總採主,阿Miu置身有線新聞部22年。在她眼中,做新聞除了快和準,還要好玩。她對做新聞要求之高,使一眾記者對她又愛又恨。

如今,她高音又刺耳的罵人聲,在有線新聞室中不復再見。一場「有線大地震」,40名員工被即時解僱。眼見公司最好的剪片師、製圖師,以及由她領軍的「新聞刺針」三個記者都被解僱,阿Miu毅然向高層遞上早已寫好的辭職信,闊別這見證她成長的地方。

記者|陳衍諾 編輯|黃幗芙 攝影|陳衍諾

12月1日早上,有線新聞部各採訪主任如常召開編輯會議,準備商討當日採訪方向,卻從管理層口中得悉突如其來的裁員計劃。早上11時,40名員工的電話逐一響起,當中包括阿Miu領軍、專責偵查報道的「新聞刺針」(下稱「刺針」)全組同事,一一被召入房間收解僱信。網上流傳多段有線員工與高層理論的片段,當中不乏阿Miu的身影。即使她連番質問幾位高層:「到底解僱同事的準則在哪?」,對方卻無言以對,看着手機指要再與管理層商量。

自從有線寬頻股東大洗牌,公司財政虧損不減反增,阿Miu就知裁員的一天終會來臨。但沒想過,高層從沒與各組長商討過裁員計劃,而使她更不能妥協的,是被解僱的都是她眼中剪片最快、製圖最美的同事。

每天袋著辭職信 「刺針」被拔成離職主因

經歷未經諮詢的裁員行動,阿Miu覺得不被公司尊重。於是,她將早已寫好的辭職信交給高層,成為當天第一位主動請辭的員工:「其實不難決定,既然公司認為『刺針』一個都不能留,認為我們的工作是沒有意義的話,基本上我別無選擇。」

阿Miu忘記了辭職信是何時打好。自從前新聞總監馮德雄於2019年初回巢接任新聞部執行董事,卻於一年半後被突然調職至顧問執行董事,無權參與新聞製作,她對高層職位調動心有不解。直至上年8月陳興昌及李臻等人接任管理層,她認為新聞總監與同事溝通減少,深感部門氣氛比以往差。她告訴自己,若遇到過不到心理關口的事情,便要做好隨時離開的心理準備。但她沒想過,12月1日會用上這封信。

辭別有線當天,阿Miu特地帶走的記者證。(陳衍諾攝)

遞信後39天的1月8日,是阿Miu的最後工作天。於海盛路九號工作超過二十載,她本以為帶離的東西很多,但回頭一看,堆在枱上的大多是政府文件影印本,反正日後隨時可在網上查閱,扔掉毫不費勁。她帶走的,是一疊外出採訪的記者證,是同事們寫給她的歡送字條,更重要的是情感。阿Miu笑言幾乎每張字條的第一句都寫上:

「雖然你很惡,但我很喜歡你改的稿。」

雞蛋裏挑骨頭 同事又愛又恨

港聞組中,阿Miu主要監督政治、教育範疇的新聞。除了每天開兩個例會決定新聞大方向,更多時間都在指導記者的採訪、寫稿、錄旁白等。只要有任何人的一小部份工作不符合阿Miu預期,就會令她變得急燥。從畫面的播放次序,到稿件的排序用字,若有任何瑕疵,都足以令她生氣得掉筆、掉耳機、拍枱、講粗口。

阿Miu笑言,工作會用最直接的方法傳達訊息,承認欠缺了一些溝通技巧。惟有時罵人後,她會反省語氣是否過火,甚至會傳訊息安慰下屬。但另一天上班,她又會直接「開炮」。作為助理總採主,阿Miu 深信,對記者作品的執着,都是在展示對他們的愛,就如她在告別電郵提及的「改得愈甘、愛得愈深」。然而,阿Miu這個做法,卻為下屬帶來不少苦惱。

與阿Miu合作3年多的有線新聞前記者黃浩賢,回憶最初跟阿Miu負責政治新聞時,無奈地說: 「整篇稿(被阿Miu改得)沒有一隻字是由我寫。」。

黃浩賢坦言,起初收到改得面目全非的稿會很沮喪。當問阿Miu如何改進時,她卻回答:「我一定會改,我喜歡怎樣改就怎樣改,你喜歡怎樣寫就怎樣寫」,令他覺得十分「痴線」。但其後,他發現阿Miu改動後的稿,會令整個故事脈落更流暢,便開始從中學習。

黃浩賢(圖左)與阿Miu(圖右)關係亦師亦友,經常「互串」對方。(受訪者提供)

以速度挑戰自我 走在事實最前線

與苛刻、要求高的阿Miu共事,有線新聞部同事之間都有個共識:要盡全力趕好每單新聞,才能做到她心目中又快又好的報道。

去年6月30日,國安法實施前夕,任何法律條文、細節都未曾公佈,只知將在翌日凌晨起生效。當日下午,阿Miu與六、七名同事在新聞室不斷翻查新華網、人大會議紀錄,務求最快獲得資料,然後可立即報道。最終,特區政府於晚上11時刊憲。

「我們要準備甚麼,才能最快出街?」阿Miu一問,令工作室的一眾同事精神繃緊。為了趕在晚上11時半直播報道,她決定省卻記者寫稿的時間,要求他們拿著一份新鮮出爐的條文文本,用幾分鐘時間消化後,以邊讀、邊解釋的方法闡述條文。

她形容這個方法很難,很危險,成效也一般,因為準備時間短,令自己也無法完全理解條文中複雜的內容。但當晚直播完結後,她收到一位觀眾來信,感激電視台嘗試在短時間内詳細地解釋條文。眼看其他電視台在同樣時段只準備短稿,連條文內容都沒涉及,她自覺已經盡力以最快的速度,將這條對社會有莫大影響的法律,告訴觀眾 。

對每個報道力臻完美,為的是一眾收看有線新聞的觀眾。她從不怕消化冗長報告,惟如何將沉悶卻重要的訊息,用有趣手法包裝,讓觀眾容易吸收資訊,才是記者的挑戰。

鑽研講故事方法 沒固定公式

在新聞工作上啟發阿Miu最多的,是有線新聞前執行董事馮德雄(阿馮)。 她憶述,阿馮十分歡迎以不同方式包裝新聞故事,儘管有多天馬行空,他也不抗拒,令阿Miu覺得很好玩:

「即使是同一個主題的新聞,每次到我手上都可以用上新穎的手法,就這樣不經不覺做下去。」

2014年,政府諮詢各界對行政長官選舉的意見,有不同方案,分別針對提名委員會、入閘、出閘門檻和公民提名等安排提出建議。方案複雜難明,阿Miu認為,用平鋪直敍的方法報道,難以吸引觀眾收看。

那麽到底如何令大家看一次就明白?阿Miu看著「入閘」、「出閘」二詞,第一時間想起跑馬。當時,她聯絡馬會,看看能否包起整個馬場,找幾隻馬來跑,呈現出閘入閘的情況。當然,遭馬會婉拒。

不能借馬,那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人賽跑。阿Miu以起步點比喻選舉閘口、不同高度跳欄比喻提名人數門檻、頒獎台比喻有優次之分的方案,將選手從起跑到踏上頒獎台,比喻成整個特首任命的過程。有了想法,但只有幾天時間準備。她成功租用青衣運動場作拍攝場地,又託浸大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聯絡幾名體育系學生作賽跑選手。最後,用賽跑說政改的故事就此形成。


有線新聞報道政改方案。題為「政改諮詢究竟邊個跑得出?」

其他報道,包括找「才子」陶傑做通識卷後被評為不合格、DSE中文閱讀卷找文章原作家答問題、兩名記者分別乘高鐵和直通車鬥快上廣州等等,亦廣受好評,皆因阿Miu相信:

「做新聞不一定是要跟隨某一個公式。」

林妙茵:感激Cable News  成就了我的快樂時代

22年間,讓阿Miu甘心留下的,從不是有線的名氣,而是一起奮鬥工作的同事。有線新聞部的同事都認同她是「癲」,是「Chur」,即使苛刻,但大家都能忍受,因為說到尾都只想合力做好每一單新聞。

「用最適合的方法、講觀眾最需要知的事、問最應該問的問題:當一班人很多時間著眼這些原則,很少著眼個人榮辱得失,經過許多許多年,有線新聞部才成為今天的樣子。」

有線新聞港聞組於阿Miu的最後工作天合照留念。(受訪者提供)

日復日、年復年的埋首工作,令阿Miu忘記自己在有線工作多久、忘記何時升職,卻對做過的新聞記得一清二楚,說時流露出滿懷歡笑的眼神,以及對新聞的熱愛。她的告別電郵中,有一句:

「讓我有個美滿旅程、讓我記著有多高興。感激Cable News,成就了我的快樂時代。」

離開了,她形容感覺像放假。那麼,還有在想新聞故事題目嗎?

「沒有!」她堅定的,笑著回答。

話雖如此,她於二月底在朋友的鼓勵下,於社交平台開設專頁,不時撰寫時事評論,希望繼續以公民身份,盡些言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