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eon掀起課金熱潮

販文為生,一向難賺大錢,讀者習慣看網上免費內容,文人更難維持生計。不過情況近年有變,本港不少作家、學者和政客投身創作平台Patreon,帳戶一開,不少忠實讀者紛紛付費訂閱,當中有創作者每月從中獲利數萬元。戴耀廷離開港大法律學院後透露:「Patreon現時的收益,可媲美以往我任職大學副教授時的收入,足以讓我做回以往的研究。」這是怎樣一個平台,令文人享有豐厚收入? Patreon絕非唯一收費平台,它何以能在眾多收費平台之中獨佔鰲頭,於香港掀起「課金」熱潮?

記者│黃俊霖  編輯 │溫紀然 攝影│黃俊霖 溫紀然

Patreon目前以兩種收費模式運作:一,分設不同金額的月費計劃,讀者每月「課金」解鎖所有內容;二,把單一帖文設為收費內容。Patreon網頁有關稅收一欄,未列出香港用戶要就收益交稅,惟Patreon每月會向他們收取佣金,分別為所得收益的5%、8%或10%,佣金金額愈高,平台亦會提供更多功能,例如:平台的數據分析、優先客戶服務等。以香港知名學者及政治人物來說,不少人都選擇讓讀者以月費形式「課金」(意指訂閱者付款贊助),當中包括港大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資深傳媒人蕭若元、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等,本地作家王迪詩亦以此方式向讀者收費。

去年6月正值反修例運動的開端,當時作家王迪詩認為警方濫用暴力,以槍械對付手無寸鐵的市民,於是打算在《信報》專欄「開天窗」抗議,在本來1,200字的專欄裡,只刊登「人神共憤」四字。《信報》拒絕刊登,雙方談判不果,王迪詩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毅然終止已撰寫11年的專欄《蘭開夏道》。當時王迪詩雖得悉有訂閱平台Patreon的存在,但仍未打算在其開設帳戶。不過,後來發生YouTube「黃標」事件,即創作內容被YouTube列為「爭議話題或敏感事件」,創作者無法從影片賺取廣告收入,目睹此事的王迪詩雖然並無設立YouTube頻道,但認為這形同間接收窄言論自由,令創作者零收入,變相將一些YouTuber「趕盡殺絕」。她當時擔心會否有一天慣用平台Facebook亦以其他方式收窄言論空間,「萬一被Facebook老闆封了號,我還需要一個地方去發聲。」因此王迪詩開始考慮開拓不同平台,恰巧當時Patreon興起,便試著利用Patreon發展。去年12月,她在Patreon上重啟專欄「蘭開夏道—真港女生活日誌」,上載獨家文章,至今合共近一千人訂閱5及30美元的兩種會員的月費計劃。

撰文自由度較大 真正達到創作自由

王迪詩亦設有一個Facebook專頁,追蹤者人數逾25萬,她會在專頁定期發表短文。在Facebook,她可以接觸到不同取態和背景的人,她形容專頁為「大海」。但正因用戶繁多、背景不一,她在Facebook上發表社運相關文章時,曾惹來人身攻擊,甚或詛咒家人,令她非常煩擾。相反,在Patreon上大眾需先付費才能收看內容,訂閱者的觀點較為相近,她表示:「你願不願意去訂閱一個同你價值觀一致的人。」雖然這特點令受眾局限於小部分群體,但卻間接過濾了那些並無「課金」而攻擊她的讀者,避免無故的人身攻擊。

比起報章專欄,王迪詩認為在Patreon撰寫文章時較自由,因為傳統報章的專欄有字數限制,不能涵蓋太多內容,亦有交稿期限,有時文章內容未必能貼近最新社會狀況,更可能被編輯修改、刪減標題或內容;而相較之下,在Patreon上發表文章,卻能避免字數及稿題的限制,更能暢所欲言,

「在Patreon上就不會有這些事,因為是我自己的平台。」

本地作家王迪詩指,Patreon作為收費平台,過濾了人身攻擊、詛咒。(受訪者提供)

學者以此為眾籌平台 成功籌集研究資金

不止作家,有學者亦加入了Patreon用家行列。今年7月28日,香港大學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被終止教席,當晚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前副教授陳健民就發短訊予他,建議他開設Patreon帳戶。他考慮不久後就決定付諸實行,以月費形式,設定每月訂閱金額為10美元至50美元不等,名為「香港法治重生」的帳戶,而他表示營運不久後,付費讀者人數很快已超出預期,主要訂閱者為30至40歲的人士。對戴耀廷而言,Patreon是一個有效的眾籌平台,僅僅營運三個月,已成功籌集一筆助他作法治文化的實證研究的資金。該筆資金足以支付委託民意研究所收集一千個電話訪問樣本的成本,雖然收集規模只達在任教大學時所做研究的約三分之一,但於他而言一千個樣本已達到研究目標的要求。

香港大學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表示,由Patreon籌集的資金足夠讓他作法治研究。(受訪者提供)

視Patreon讀者為研究焦點小組 拋磚引「高質」意見

戴耀廷認為Patreon訂閱者以真金白銀支持他,相較免費平台如Facebook追蹤者,Patreon訂閱者是最熱心的一群讀者。為改善問卷的設計,戴耀廷曾在Patreon上開設投票,預先讓訂閱者回答研究問卷的問題,以改良題目的字眼;他亦同一時間在Facebook上發相近的帖文;結果發現,從Patreon收集得來的意見可取,有訂閱者具實證研究經驗,提出修正問卷的建議甚為具體,例如問卷其中一題談及「現時香港法律能否達致實踐公義」,有讀者提醒問題並非出自法律條文,而是施法不佳,應將其改為「現時香港法律執行上能否達致實踐公義」。戴耀廷視Patreon讀者為研究的焦點小組,未來亦會在平台上分享更多工作計劃的想法,甚或辦工作坊與讀者聚會,但表示不會捨棄其他免費平台,認為始終有必要讓普羅大眾接觸法治資訊。

戴耀廷在Patreon開設投票,收集訂閱者對法治文化研究問卷的意見。(受訪者提供)

戴耀廷目前主要在Patreon轉載其《蘋果日報》及《明報》專欄的文章連結,並為文章製作聲音及視像版本;雖然現時因視像版本亦有被上傳至YouTube,所以Patreon上暫未有獨家內容,他在疫情過後會舉辦僅供Patreon會員參與的聚會。戴耀廷指:

「我相信支持我的朋友未必太著重透過Patreon得到甚麼,支持(多少金額)最主要看他自己能負擔到多少、對我工作計劃有多大支持。」

哲學團體眾籌打破倒貼舊況 與訂閱者實時深入交流

13名中大哲學系碩士生在四年前創立的哲學團體「好青年荼毒室」,Patreon亦是他們的眾籌平台。成員楊俊賢表示,他們想向公眾推廣哲學,在團體成立之初僅在YouTube、Facebook、Medium等平台設有專頁,而收入則由YouTube及Medium賺取。在YouTube,他們主要會上載討論哲學議題的影片,亦會開設直播與人閒聊,直播內容並不限於哲學,也包括日常生活議題。他們每月大概上傳四段影片,但發片時間、次數亦不是固定,13位成員每人每年只分得一千多元。

收益微薄,成員需要「倒貼」營運支出,包括工作室租金、拍攝器材等。直至今年八月,他們設立了Patreon帳戶,讓支持者湊錢維持團體的營運,舒緩財政壓力。現時,好青年荼毒室的Patreon帳戶坐擁超過七百名訂閱者,訂閱由9美元到200美元不等的月費計劃,令團體每月攢得比以前多一些的收入。楊俊賢說,開設Patreon是「值得行的一步棋」,因Patreon所得的收益能全數納入支持工作室開支,以繳付工作室租金及水電費,並能購買更佳的拍攝器材,以提升影片質素,並聘請助理處理行政工作。「我們不懂得剪片,之前又買不到器材,只能尋找義務的技術人員,但不好意思長期要他們幫忙,到現在終於可以比較穩定以較低廉的價錢聘請技術人員。」現時他們仍會在YouTube上發布影片、Facebook上發布帖文,惟較少再在Medium上發文,因為他們覺得Medium在香港並不流行。

「好青年荼毒室」成員每星期都會主持港台節目《哲學有偈傾》,他們會在Patreon邀請訂閱者一同觀看節目,看畢就在視像聊天室一併討論哲學議題。楊俊賢認為,Patreon給予空間匯聚一群支持他們的中堅分子:「凌晨一點多,那群中堅分子還未完結討論。」另一成員歐陽廸生指,由於討論限定只有約50至60個Patreon訂閱者參與,相較每次在YouTube觀看直播均近千人的數目少了一大截,所以訂閱者發問時會得到較高關注度,得到回應的機會亦較大。楊俊賢則指,各人發言的時間相應增加,討論較為深入,若把這一環放在免費平台,觀看人數增加時,或未能做到這個討論效果。

「好青年荼毒室」成員楊俊賢(左)及歐陽廸生(右)認為,開設Patreon帳戶有助維持團體的營運。(黃俊霖攝)

文字創作者嘆「搵食難」 收費平台助穩定收入

Medium亦是收費平台,讀者分為兩種:一種是已付款訂閱Medium平台的人,可選擇每月繳5美金或每年繳50美金,成為付費會員;另一種則是沒有付費訂閱的人,只可收看免費文章。若要獲取文章的盈利,創作者須參與Medium付費牆計劃(Medium Partner Program),把文章放在付費牆內,只有付費會員才可收看,創作者便可獲取當中利潤。九十後文字創作者洪麗芳批評,Medium回饋創作者的形式錯綜複雜,又指以往收益只計算讀者的讚好數量(拍手數量),收益尚有三、四千元,但去年10月轉制,須計算付費讀者的閱讀時間,令洪麗芳的收益就大減至約二、三百元。

兩年前,洪麗芳仍一邊在Facebook、Medium上撰寫散文,一邊做月薪約一萬多元的上班族。她前年辭去正職,追尋全職寫作的夢想,她會把Payme的付款連結放上Facebook,讓讀者自由贊助稿費,但由於贊助只是偶爾之事,Medium的每月收益又不足以讓她維持生計,她只能不斷找與寫作有關的兼職,如撰寫公司簡歷幫補生計。這段時期,她難以評估每月收入,高峰可達過萬元,最低則只有三、四千,時高時低的收入,令她感到不安。加上她沒有為Facebook專頁買廣告,令接觸到她文章的人數愈來愈少,更甚的是Medium收入大減,因此決定找尋其他平台賺取收入。

今年3月,她投身Patreon,開設由7美金到65美金的四個月費計劃,並每隔兩天上載一篇文章,至今累積約一百多名訂閱者,大部分讀者均是訂閱7美金計劃。洪麗芳指各訂閱計劃金額不同,但可閱讀的文章均是一樣,惟訂閱金額較高的讀者可向她建議文章題材,她亦為他們開設了一個WhatsApp群組討論文章內容,若有讀者訂閱65美金計劃,讀者就可向她提供素材,她就會寫一篇讀者自身故事,但目前暫未試過。洪麗芳表示開設Patreon帳戶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賺取穩定收入,現時收入沒以往浮動,亦足夠她維持日常生活,「完全是為了錢,因我始終是寫那些文章。」

洪麗芳形容,以往透過Facebook讀者自由贊助有如「願者上釣」,支持者自行決定贊助金額,難以預測收入;但因Patreon訂閱者會每月自動繳交月費,因此她的收入變得較穩定,現時接近一半、甚至三分二的收入均從Patreon取得,

「我只是希望將Facebook的贊助轉到Patreon,知道那個月我要接多少個工作,或者需不需要找兼職,不穩定因素就少了一樣。」

文字創作者洪麗芳指,Patreon讀者繳交月費,令她的收入變得較穩定。(溫紀然攝)

學者:免費創作平台仍是主流

根據Patreon官方網站,現時有逾20萬創作者。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顧問區家麟認為,大熱的網上平台如Facebook、YouTube等均容許讀者免費閱讀內容,創作者無法從中獲取收益,而收費平台如Patreon卻讓創作者多了一個賺取收入的途徑:

「很多人要搵食,而創作者經營社交平台,其實也要承擔拍攝等成本,所以(放在)Facebook全部都沒有錢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不行的。」

區家麟亦相信,Patreon能有效凝聚與創作者有類近觀點,或純粹想以金錢支持創作者的的訂閱者,並組成不同圈子和團體。

不過,區家麟以「公眾廣場」比喻免費社交平台,及以「上樓」比喻收費平台:「那些人喜歡在廣場聊天,平白無故又怎會給錢上樓才可以進去?還要不知道看什麼(內容)。」他認為免費平台在未來仍是主流,因為Facebook等免費社交平台「早著先機」,讓讀者慣於在這些平台獲取資訊及與人交流,並形成一個社群,因此慣用免費平台的用戶未必會轉移陣地到新平台。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顧問區家麟認為,資訊有價,但有些資訊愈多人看愈好,因此兩者之間需要平衡。(黃俊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