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獨」覓出路

125_coverstory_tony

鍾翰林表示,在雨傘運動後,不少 人對學生組織失去信心。他認為學生 組織本身並沒有「光環」,市民支持 與否,只視乎組織的表現。(郭詠昕 攝)
鍾翰林表示,在雨傘運動後,不少
人對學生組織失去信心。他認為學生
組織本身並沒有「光環」,市民支持
與否,只視乎組織的表現。(郭詠昕
攝)

學生動源召集人、現就讀中四的鍾翰林年僅15歲,他承認,現時學生動源與關注組的連繫不如成立初期密切,因為雙方都不希望有「大台」。學生動源在關注組的Telegram群組內很少參與討論,避免干涉關注組的行動。

他又表示學生動源會盡量配合關注組,包括提供文宣、街站物資等,必要時會動員支援關注組的行動。資金方面,學生動源的主要財政來源是會費,成員每月需繳交十元會費,由五位成員擔任分區召集人收集,每個月得出六百元左右維持運作,例如添置物資,並由學生動源的財政負責掌管。另外,他們亦接受網上捐款,約佔三成收入。

篩選會員 確保政治理念一致

關注組對港獨的取態不一,鍾翰林解釋這是基於學校的背景及立場。部分關注組的立場較中立,因此宣傳單張的內容各有不同,例如部分明目張膽寫上支持港獨的字眼,亦有部分寫上各種香港前途方案,如「一國一制」、「一國兩制」和「香港獨立」等,但他表示,各關注組的主要理念是一致的。

鍾翰林說,學生動源不會隨意吸納會員,申請加入組織的學生要先填寫一份問卷,問題包括抗爭手法、對香港人的定義、其他組織或政黨聯繫等等。曾有申請者表明自己是香港眾志成員:「這個答案,我不可能取錄他吧!」他指,香港眾志沒有公開是否支持港獨,因此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又說,招攬和篩選會員的過程是由各區召集人獨立負責,除非遇到爭議性較大的問題,才會商量是否錄取。

他期望學生動源能夠取代已停止運作的學民思潮,相信很多中學生並非政治冷感,希望把中學生討論港獨的議題提升至國際層面,讓更多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