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期大學線

歡迎難民,因為他們沒有選擇

2015 年 10 月 29 日

九月初,三歲男童伏屍沙灘的照片引起巨大迴響。當時初到荷蘭馬斯特里赫德(Maastricht),當交換生的我只覺事不關己。隨著當地認識的朋友與學校開始討論難民議題,我也開始關注,並成為難民志願者組織的一員,負責管理社交媒體、公關工作和籌備社交活動予難民,協助他們融入馬斯特里赫德的生活。 繼續閱讀

120期大學線

瑞典:難民的烏托邦

2015 年 10 月 29 日

瑞典哥德堡的中央車站,每天迎來數百名來自戰亂地區的難民。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千里迢迢從自己的家鄉逃到瑞典。有的用了二十多天,有的用了數個月時間。他們看起來一臉倦容,還不確定未來的路要怎麼走、當天晚上有否安身之處等,但始終能鬆一口氣。因為他們已抵達了心中的「理想國度」。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15-12)

深水埗 心水布

2015 年 10 月 07 日

深水埗欽州街布市場,是本港的布料集中地。款式多之餘,價錢又平,不少時裝設計師、設計系學生都喜歡來這裏尋寶。可惜,在時代巨輪的推進下,這個市場可能很快便會成為絕響……

多媒體專題(2015-05)

不一樣的雙非

2015 年 05 月 06 日

最近政府正研究「返回機制」,讓香港現時約20萬雙非嬰兒可選擇放棄香港身份證,回內地生活。
可是有雙非母親說,試過回內地生活,但根本不可能。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15-05)

過門是客不是客

2015 年 05 月 06 日

2015年5月13日,內地停止向深圳居民簽發赴港「一簽多行」簽證,改為「一周一行」,以打擊職業水貨客。水貨問題早於2012年已鬧得熱哄哄,今年初更有多次由網民發起的光復行動,驅趕散佈各區的水貨客。示威者對每個拉著行李箱的人都罵,但其實拖著行李箱是否就等於走水貨?你能分辨出誰是水貨客嗎?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15-05)

金錢不掛帥

2015 年 05 月 06 日

西港島線通車,為西環居民帶來不少方便, 亦同時破壞了寧靜社區的舊日情懷。
馮煥錦和鄧國棠,是一家跌打舖的租客和業主。馮醫師在西環服務市民近四十年,與街坊感情深厚。在西環長大的鄧業主不但多年沒有加租,反而在沙士疫症爆發時減租,讓馮醫師渡過難關。
在金錢掛帥的現今社會,到底還有多少人像他們一樣,願意守護這份隨時消逝的人情味?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15-05)

腳踏實「地」

2015 年 05 月 06 日

路在何方﹖在現今的香港,如果不做醫生律師,不碰金融財經,我們所能得到的又有幾多﹖年輕人在人來人往的街上擺地攤,又自發舉辦墟市,究竟他們選擇的是否一條新出路﹖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15-05)

女工背後

2015 年 05 月 06 日

惠儀是中大女工合作社社員之一。她曾經做過二十六年製衣女工,經歷過老闆的剝削,幾經辛苦才爭取到賠償。為了證明「婦女」並不是柔弱的同義詞,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女工會)協助她和其他婦女籌辦了中大女工合作社,憑自己的雙手撐起家庭,貢獻社會。 繼續閱讀

119期大學線

三中商冷待黃傘書 小書店突圍而出

2015 年 04 月 29 日

中資背景的三中商(三聯、中華及商務)於全港共有四十七間分店,早前被指冷待與雨傘運動和民族論有關的書籍。在香港出版書籍,一本書能賣幾千便已不錯,這些政治書打破慣例,銷量驚人,然而即使書籍受歡迎,三中商入貨量卻不合比例地少,有出版界人士直言有打壓之嫌。 繼續閱讀

119期大學線

東江水五十年 英檔案解構香港水源

2015 年 04 月 29 日

國解密文件顯示,在一九七八年之前,香港有機會建立一個完備、甚至能自給自足的供水體系,但一九七九年港督麥理浩訪京,領導人鄧小平提出要收回香港後,香港全面停止發展自主供水,來自東江的供水量由兩三成漸漸增至今日的八成,有學者認為,香港的供水系統和政治有密切關係。 繼續閱讀

119期大學線

年輕人在禪修中回到自己

2015 年 04 月 29 日

禪修講求參與者在靜態中調身、調息及調心 。禪修者在過程中「回到自己」,從倉促的生活,回到悠然的世界。這種莫名的安靜,對每天營役的年輕人來說,原來充滿著巨大的吸引力。 繼續閱讀

1 ... 4 5 6 7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