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考研人數近八年首次下跌 碩士學歷優勢不再?

內地考研人數近八年首次下降 碩士學歷優勢不再?
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較去年下降36萬人

在中國內地,本科生畢業後繼續攻讀碩士學位,以謀求更好的工作已是常態。「考研」(考入研究院)一直被視為内地本科生的主要出路,甚至有不少人首年落榜後仍屢敗屢戰,只爲求一張碩士課程入場券。

學歷「內卷」下,考研的人前仆後繼。但據中國教育部數據,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人數為438萬人,較2023年下跌36萬人次,跌幅8%,是自2015年來首次下降。學歷貶值下考研熱潮遇冷,碩士不如以往具競爭力,導致不少內地本科畢業生不再熱衷於「卷研」,他們在失業率高企下亦能另覓出路。

記者|林藹晴 周若揚 編輯|錢伊藍

中國研究生選拔分為三個部分,每年12月下旬至翌年4月進行,考生需要先參加初試,當中共有四個科目,其中政治和外語(通常為英語)為全國統一的必考科目,其餘兩個是學系科目。以2023年為例,報考的474萬考生中,只有約160萬考生的初試成績達到國家線要求,淘汰率高近七成。初試後是複試,包括筆試及面試,不同學校和學科的分數要求有異 。

2016-2024年全國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數據
2024年中國內地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近八年來首次下降。(大學線製圖)

考研任務繁重 考生壓力「爆煲」

24歲的白雪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曾經兩次考研均失敗。2020年,大學三年級時她決定考研,「就我們班而言,30人中有28人都考研。」她承認當時受身邊人影響,希望提高學歷找到好工作。白雪從2021年2月開始備考,早上8時半便從學校宿舍出門去圖書館,除了午餐和晚餐時會稍作休息,其餘時間她整天都待在圖書館溫習,直至晚上10時半閉館,每日如是。

白雪一戰期間到學校圖書館備考
白雪指一戰備考期間,她需要早起到學校圖書館搶位,否則便會沒有位置。(受訪者提供)

由於白雪沒有找考研搭子(即備考期間與其他考生組成的學習群體),需獨自備考,因此掌握不到複習的節奏。第一次考研時,當距離初試僅剩一個月,她在一個考研交流群裏和其他人交流,發現自己的進度嚴重落後——其他考生已經把內容背了七、八遍,她卻才剛開始第三輪溫習,群裡討論跟考試相關的問題時,她也難以參與:

「我當時真的覺得考不上了」。

白雪說,這突如其來的壓力令她情緒崩潰,「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樣去圖書館,但是拿資料的時候,手是抖的,非常抖。看那個字真的是看不清。」由於出現抑鬱及焦慮情緒,白雪只能暫停備考。她在準備不足下應考,最終失敗,決定第二年再戰。情緒崩潰的不止白雪,其他學生同樣難敵考研重負。考試將近,她注意到圖書館内一個角落時常擠滿了打電話哭訴的人,也有不少男生抽烟緩解壓力。

白雪備考期間會在桌面和壁報板貼滿筆記和鼓勵字句
白雪為考研準備時的桌面及壁報板,貼滿筆記和鼓勵字句。(受訪者提供)

不讀碩士亦有出路

白雪第二年考研仍然不幸落榜,便決定放棄考研投身工作。她指兩次考研經歷難免影響求職,尤其互聯網公司的校園招聘對畢業時間有嚴格要求,大多只收新年度的應屆畢業生,即使白雪未曾應徵工作仍屬於應屆畢業生身份,但仍不符合要求。

由於白雪未能在省會成都找到心儀的工作,她在家人建議下回到故鄉四川宜賓市,報考並成功入職五糧液集團的子公司,擔任品牌管理的實習崗位,主要負責市場調查的行政工作,月薪大概5000至6000元人民幣。工資雖然不及在成都工作高,但勝在有雙休和五險二金(即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另有公積金和企業年金)。

對於這份工作,白雪坦言覺得可接受,更後悔沒有在考研一戰失敗後立刻找工作。她原想考研提高學歷增加競爭力故兩次報考,但回想第二年備考期間,有同學就以本科學歷考進了五糧液集團的本部。然而自己在二戰失敗後,以同等學歷,卻已經完全進不到本部工作。她的職位在本部和子公司的年薪,大概相差五至十萬左右。

她認為考研並不能與找到理想工作劃上等號,因為學歷只是敲門磚,而進入那間公司可以走其他門,並不只有考研一條路。她指現時公司晉升機會多,集團總部和各子公司之間亦有內部轉崗通道,集團定期在各子公司發布表格,展示本部空缺崗位及其筆試、面試時間,供職員申請,白雪認爲或許可以一試。

不考研反對內卷 本科畢業生回鄉「躺平」

來自青海的張艾迪畢業於浙江財經大學的電子商務系,現年23歲。由於對考研的數理科目不太擅長,加上自己的專業沒有相應的碩士學科,所以她在大三時毅然選擇不考研直接找工作。雖然大學所在地杭州是內地電子商務發展較好的地區,但近年電商行業受到打壓,張決定回鄉工作。

張艾迪在大學三年級時經學校導師推薦,到杭州一家兒童遊學機構實習,負責運營公司社交媒體帳號,同時輔助「直播帶貨」銷售機構課程。張在2023年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和青海省常規選調考試均落榜後,憑其實習經驗,經親戚介紹報考一間國家企業的招聘考試並順利通過,現於黨建(負責黨的思想建設工作)單位內實習,稅前月薪約7000元人民幣 ,雖薪金不及公務員,但在青海省會西寧市內已經算不錯。

張艾迪表示,回鄉工作壓力小,亦為她省下不少開支。由於不考慮在外地買房,加上在家鄉的父母本就有車有房,她現在每月只需負擔自己的娛樂開銷約2000元,同時公司時常會發放不少生活用品及福利如米麵、食用油和洗護用品等。

「家裏很多東西很久沒有買過了,(公司)夏天會送清涼,冬天會送溫暖。」

公司會在夏天發放綠豆湯和飲料以供消暑,並會在冬天發放手套;過年的時候,公司還給每個員工準備500元福利費。有可觀的工資,能夠按時下班,不時又收到福利,張認為這樣的生活很穩定 。

張艾迪公司發放的福利品
張艾迪的公司所發的福利品,包括食油和白米等。(受訪者提供)

同齡人都在考研,直接就業的只佔少數,記者問她是否感到有壓力,張表示不會。她認為畢業後先出來找工作反而是更好的選擇,「人最後總是要進入社會,我還不如早幾年進入,可能工作經驗多一點。」雖然青海的發展不及其他省份,但國企工作穩定,她覺得自己先工作生活更好,幸福感會更高。

經濟學家: 就業市場轉型 學歷作用減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指出,隨著中國就業市場持續轉型,學歷對就業的直接作用減少。以往高學歷是「敲門磚」,企業看見申請人是大學生、碩士生,就招了。但隨著人均學歷提升,現在本科學歷已經是人人都有的必要條件。他認爲,目前處於經濟週期性收縮階段,高薪資崗位的供給不及高學歷人才的增量,導致高學歷人才供需缺口逆轉。

陳教授強調,企業並不是不再關注學歷,只是更看重特定的業務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社交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 目前中國經濟結構的重心已經從工業轉向服務業,新的商業模式強調個人技能多元化,要求學生「一精多專」,而一些知識服務平台和其他新商業模式的企業看重的特質,在研究生課程中是沒有教的,因此學生可能只需要讀個大專或本科就足以應徵。陳教授表示,近年頻頻出現碩士畢業生失業,亦有可能導致學生對讀研卻步。

陳建偉教授
陳建偉指出,碩士生的數量遠超於目前市場上需要高學歷的崗位數目,體現了經濟結構的轉型,也是學歷貶值。(受訪者提供)

未來社會重實踐能力 大學教育應跟進市場需求

目前內地考研有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簡稱學碩)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簡稱專碩 )兩種選擇。學碩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以培養從事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學習方式一般為全日制且需要讀三年;而專碩則以職業培養為導向,實踐與學術並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學習方式可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為期兩到三年不等。陳建偉認為,專碩更注重市場需求,所以未來兩者分流 將是「大勢所趨」。他相信:「受教育的人多了之後,(教育)當然是要貼近市場。」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顯示,預計到2025年,「專碩」招生將佔碩士研究生總招生規模的約三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