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為怪胎,只想有人明白我」——透視中學生情緒病

近日學童自殺數字上升,中學生情緒病面臨的挑戰值得關注。(設計圖片)

「沒有人想(患病),每個人都想被認可。」這是中度抑鬱症患者Thomas(化名)對情緒病的看法。近日學童自殺數字上升,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引述警方數字,指2023年1月至11月初共錄得306宗學童輕生個案,其中37人死亡。據香港青年協會2023年的調查,5504名受訪學生中,超過一半出現抑鬱情緒表徵,包括難以集中、為以往不受困擾的事而煩惱、失眠等。「情緒病」一詞在校園中愈趨普遍,但又有多少人明白,本應享受校園生活的中學生在患病後面對的挑戰?

記者李穎晞 編輯江頌姸 攝影李穎晞

Thomas在一所地區名校就讀中三,小時候經歷父母離異,自小學時已受情緒問題影響。在升讀中二的暑假,他因為不滿媽媽經常更換伴侶而與她發生爭執,躲進廁所大哭。Thomas媽媽見狀不妥,帶他約見臨床心理學家,其後他被轉介至公立醫院精神科並確診中度抑鬱,現正服用抗抑鬱藥。

病情打亂生活 曾萌生自殺念頭

Thomas回想確診當刻非常不安,除不明白為何患上情緒病外,還因媽媽的抑鬱症經歷而對患病有更深感受,「我媽媽本身有抑鬱症,有時聽到她在房間裏哭得很慘,很害怕,覺得自己(確診後)好像是怪胎。」

Thomas本對電競充滿熱誠,每天用上三至四小時玩遊戲機,但確診後卻失去興趣。病情最嚴重時的中二學期初,連上課動力也失去,一個學期内缺課二十多天,當時甚至出現自殺念頭,

「最嚴重時很無力,經常會想,為甚麼還要在這裡,為何不跳樓自殺,(然後)投胎?」

確診早期,Thomas變得缺乏自信,害怕與別人交流,也總是覺得同學用異樣眼光看待他,令他心跳急速,緊張得很。有時等不及放學,Thomas在課堂中間感到不適,需要離開課室尋求社工協助,每次約一小時。社工會跟Thomas聊天,讓Thomas嘗試了解自己情緒不安的原因,待緊張情緒舒緩後,再回到教室上課。

學校調適政策 受同學質疑不公

學校會為像Thomas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提供調適政策,學生若因病如過度活躍症和抑鬱症等難以集中,可按需要使用特別應考室及申請延長考試時間。但Thomas卻得不到同學的體諒,「如我的分數較高,有些同學會說『他加時而已』,心裏不好受。」 他認為同學不明白自己,

「如果我加時是不公平。我患病,每天這麼累、這麼辛苦,你沒有,那麼對我公平嗎?」

有時,同學會質疑Thomas是否患上抑鬱症,他會向同學解釋他的病情,指抑鬱症患者也會像普通人一樣,不會經常對外表露不開心的時刻,「我覺得旁人要做的是支持和體諒他們,並非再三質疑他們。」同學理解後向Thomas道歉。被同儕誤解,難免感到無奈,但他仍表示能夠理解,「社會上不是很多人明白這個病,當這些病愈來愈普遍,大眾也應該要多了解。」

積極接受治療 與負面情緒共存

與抑鬱症共存兩年,Thomas認為多了時間反思,成長不少。Thomas學業成績一向不俗,中一時曾考獲全級前20名。在確診抑鬱症後,他發現將所有注意力放在學業上能夠麻醉抑鬱帶來的痛苦,成績更大躍進至全級第七名。可惜,這「麻醉藥」只有短暫「療效」,如果他某次考得不理想,情緒就會突然不穩, 無力感與自殺念頭又再次浮現。

現在他學懂放慢腳步,努力平衡學習和休息的時間。休息時,他會做其他感興趣的事,例如與貓玩耍,這讓他感到安全感之外,也給自己更多喘息空間。談及感受最深的,是獲得身邊老師和家人的支持與關心。其中,他感謝同樣患情緒病的媽媽。她一邊接受治療,一邊照顧家人起居生活,令Thomas也決意更加積極地繼續走下去,開拓人生篇章。

除接受藥物治療,Thomas也從社工身上學會如何紓緩負面情緒,「我告訴自己,即使現在停一停,(做事進度)也不會影響太多。」他也建立了一套紓緩方式:當負面情緒出現時會先去洗澡,然後睡覺,讓自己冷靜下來。Thomas認為,他能夠學懂如何與負面情緒共處,與媽媽的一句話有關,「媽媽在我小時候說過,『如果有情緒,想哭的話就一定要哭出來。』每當回想起這句話,我也覺得她說得很對 ,也很感謝她這句話。」

抑鬱症 負面情緒 情緒病
Thomas喜歡與家貓共處,因能讓他有安全感。(受訪者提供)

以過來人身分 伴兒子面對情緒病

Thomas的媽媽Grace(化名)自兒子確診後一直在旁照顧。她指當初發現Thomas情緒低落,睡眠時間長,除上學外經常不願起床,做什麼都沒有動力。維持了三、四個月後發現他情緒愈來愈差,如會毫無預警地哭,於是決定帶Thomas看臨床心理學家。

Grace回想起初Thomas抗拒就診,「他跟我說自己不是神經病、很正常,為什麼要看醫生。」理解更多情緒病的資訊後,他降低對求醫的疑慮。「我跟他說,可能我們腦子少了些物質需要補充,吃藥就好像吃食物,補充了就沒事。」Grace對情緒病與精神科等概念較為開放,源於她也是情緒病患者,明白小朋友確診不能逃避了事,

「我真的不太介意那個部門是不是叫精神科,總之有需要就要去看。」

家人的陪伴是對抗情緒病的良藥,Grace在Thomas確診後,明白到多溝通能了解他的情緒和需要,關係明顯改善。她警惕自己不要向兒子施加壓力,對話要避重就輕,「不可以像一般家長(說)『你溫書了嗎?做了功課沒有?甚麼時候考試?考試考得怎麼樣?為甚麼考得這麼差?』」她亦會身體力行表達支持,「考試時就可能要看看他怎麼樣,要抱一抱他,親一下他,叫他休息一會。」

遺傳或增患病風險 治療以不復發為目標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指情緒病類別多樣,除常見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外,還有躁鬱症、恐懼症和強逼症等,理論上都與焦慮有關。情緒病成因可分成先天和後天,先天因素包括基因蛻變和遺傳,後天因素包括環境影響,如長時間處於壓力大的環境下而提高發病機率。曾補充,抑鬱症的確診數字在先天遺傳方面較明顯,

「普通人一生中患抑鬱症的風險大概15%左右,若爸爸或媽媽有抑鬱症,孩子患上的風險可能會升到三至四成。」

曾繁光指,現時藥物仍為抑鬱症主要治療方法,其成效與成本效益最好,患者服食四至八星期後會令徵狀得以改善。如患者第一次發病而沒有家族史,曾繁光建議病人服藥最少一年,康復後再用藥約一年才可以慢慢減藥或停藥,停藥後五年內沒有復發則被視為康復。他又提到,治療情緒病的目標是避免復發,每當復發,患者的人生都可能會造成破壞,如不能上學而導致學業和社交困難。

精神科醫生 抑鬱症 藥物治療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指,藥物治療現時是對抑鬱症成效最高的治療方法,服藥會產生副作用如反胃、容易疲累和過度精神等,有些副作用會在患者服用藥物三至四星期後消失。(李穎晞攝)

與人事物建立聯繫 助年輕人改善情緒健康

臨床心理學家萬家輝指,資訊碎片化是近年中學生患情緒病的主因。萬家輝解釋,學生以往在學校上課,容易交流並建立共同話題,但疫情期間卻要留在家裏,缺乏面對面交流,加上現時網絡資訊繁多,令資訊碎片化。當每個人吸收的資訊不同,學生之間會因難有共同經歷而令情緒有所影響,

「當人愈來愈少與自己和周遭事物有聯繫時,就會感到焦慮和不開心。」

萬補充,青少年時期與人相處至為重要,因很多時候需要透過跟人相處才能認識自己、建立社交技巧。但過去數年的疫情下,很多年輕人缺乏直接與人接觸的機會,情緒亦隨之受影響。

萬家輝認為,與不同的人、事、物建立聯繫(Connection)有助年輕人改善情緒健康。每當感到焦慮或不開心時,萬家輝建議可以找朋友傾訴、多做運動、接觸大自然等。建立聯繫後,當有負面情緒來襲,那些聯繫便能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安全感。「我們與其跟這些情緒去糾纏,倒不如與不同東西建立聯繫,當你投入其他事情後,你的精神與心靈自然會離開令你不開心的東西。」

臨床心理學家 聯繫 抑鬱症
臨床心理學家萬家輝博士提醒中學生多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建立外在認同與聯繫,同時不要嘗試壓抑焦慮和抑鬱的情緒,以免跌入死循環。(受訪者提供)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 生命熱線:2382 0000
  • 明愛向晴軒:18288
  • 社會福利署:2343 2255
  •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 0000
  • 東華三院芷若園:18281
  •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 利民會:3512 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