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採訪充實了我的內心

記者|周可欣

一開始確定做「本土遊戲」專題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很雀躍的,比起之前做的題目,這個話題有趣也並不複雜。當我們做了資料搜集,開始聯絡受訪者時,第一個困難才顯現出來。一周過去了,沒有任何受訪者回覆。我們又發出新一輪邀請,還是沒有結果。於是我們面臨轉題,幸而大約在轉題期限的前一天收到了一位受訪者的回覆,又通過對方聯繫到其他兩位受訪者,這才勉強挽救了這條選題。

但在訪問的過程中我們也逐漸感到為難。當初定下這條題目時,以為本土遊戲發展蓬勃,但現實並沒有那麼美好,當我們和第一位受訪者——《雨夜屠夫》的製作人王兆聰聊完後,發現現狀有些慘淡。他們的遊戲只能在收回成本後有一點盈利;進入內地市場也面臨審核難關;專注香港元素的遊戲對海外並無吸引力……在這樣的現實下我們只能推翻先前的思路,重新尋找角度。

採訪過程中,我和編輯都很驚訝於王兆聰的毅力,在一件很難且收益甚少的事情上投入大量時間,一做就做了十年,且做了這麼多年才被人們看到。我們問他為何堅持,他很自然地說:「是因為喜歡。」我們繼續追問,希望找到更深刻的答案,但他仍然只能找到這一個原因。後面的受訪者面臨同一問題,也給出相似的回應。在採訪結束後,我走在街上仔細回顧,才慢慢領悟到了他們的情感,以及這份感情帶來的力量。原來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人,而他們就真實地出現在我的面前。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又得到了充實。

「內心被充實」,這也是我做《大學線》記者兩個月來最大的感受。作為一個從內地來港上學的學生,面對陌生的語言文化和一些分數不高的功課,我時常暗自痛苦、和父母打電話時大哭,也曾消極地把一切都歸因於命運的磨難。但在做記者的一些瞬間,我的想法在悄悄改變:當我的受訪者不是把我當作學生,而是記者,平等地與我對話時;當我用普通話提問,他們也會認真回答時;當我被他們的故事吸引,內心燃起為他們寫下可傳播的文字的慾望時,我都慢慢意識到來香港上學的真正意義——就是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並不記得以前在哪本書裡看到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若你只存在於自己的世界裡,你只能活一輩子;但你看到別人的世界,你就用一條命活了幾輩子。在《大學線》的一些片段,會給我這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