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長退休潮

人手短缺 增加領導壓力

根據津貼小學議會、資助小學校長會所做的調查,小學校長面對的困難包括「負責的學校職責太多」和「工作壓力影響身心健康」。現行的小學人事編制之下,一般規模的小學(開設12至23班),只能聘請兩名文職人員,負責全校文書、行政、會計、物流等校務,教育局只按學校班級數目提供一筆過的津貼撥款,每所學校每月可得約15,000元津貼。

馮碧儀認為兩名職員絕對不足,雖然副校長、主任和老師都能協助分擔校務,但為免他們承受太多行政工作,影響教學質素,校長很多時候都要親自處理教職員未能顧及的校政。

她又指,小學職員的薪酬、職位皆較中學遜色,難以吸納有經驗的校務人員。因此,校長需不斷指導職員,尤其是學校的財政收支,在緊絀的資源下,她表示︰「盤數不可以掉以輕心,一毫子也不能錯,要經常查核。」

除了文員,學校社工也受資源影響。調查指,受訪小學校長認為工作量增加主因是「融合生人數上升」。賴子文以融合教育為例,國民學校有12班,教育局按小學班數撥出的款項只夠他聘請文憑社工;然而,現時大部分社工都有大學學位,單憑該筆撥款根本請不起學位社工。他的學校是因為找到不介意虧蝕的社福機構,願意承擔社工薪酬的差額,派社工到學校,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才得到照顧。

檢討架構 挽救斷層問題

張民炳認為小學的教育改革後,種種外評和自評的措施都是小學要面對的新挑戰,小學校長的工作量都比以前大。(鍾卓恆攝)
張民炳認為小學的教育改革後,種種外評和自評的措施都是小學要面對的新挑戰,小學校長的工作量都比以前大。(鍾卓恆攝)

相較投放在中學的資源和支援,政府對小學的資助明顯較少。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指出,社會對小學教育期望提高,加上政府推行全日制、TSA等政策,校方根本沒有足夠人手應付繁重的校務,小學校長要比以往處理更多文件工作、行政和官方文件,面對的額外工作和挑戰亦與日俱增。

張民炳認為,若校長要持續承受行政壓力,會讓真正有能力、有抱負的教育工作者卻步,不願擔任校長要職:「基於(校長的)工作性質,都不願意升任,寧可繼續當老師,在課室直接與學生互動,也不想搞行政。」他憂慮,長遠而言或令校長質素下降,令真正有教育抱負的人都拒絕擔任校長。

在吸納新血晉升校長一職方面,張民炳認為教育局和辦學團體,應鼓勵和培植一班有能力的中層行政教學人員或資深教師接班,避免校長界出現斷層。他建議辦學團體提供實習機會給有條件晉升校長的人,又或者當校長出外處理事務時,副校長或資深教師可隨同學習,先累積經驗,減少他們對校長工作的疑慮和擔憂,增強他們的信心和處理校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