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險障 重新上路 陳文敏

122ChanMM_03沒有不甘遺憾 母校失原則

漫長等待的日子裡,陳文敏為迎接副校長的新任務,推掉不少會議、項目邀請。儘管周遭紛擾,他卻處之泰然,從沒想過放棄:「整件事提升至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的問題,如果退出就是放棄!他們已將我放在一個不能退出的位置。」他亦證實,有校委不只一次,欲透過中間人游說他「為大局著想而退出」。

2015年9月底,校委會終以12比8、1票棄權,否決陳文敏的任命。他第一感覺是:「總算解決了這件事。」一切看似塵埃落定,但校委會議的錄音卻接二連三流出。面對校委對自己的指控,陳文敏批評他們說的與副校一職毫不相關,而且是低水平,當中指他恐嚇校委更是誹謗,毫無事實根據,不負責任:「你用這些理據做決定,更令人可惜。人們看到這種質素的討論,只會覺得這個校委會更不用尊重。你要否決一個人,應該找個好一點的理由,做得好看一點。」

他形容校委的要求好比「請一個麵包師傅,不是問他懂不懂做麵包,而是問他懂不懂行山……這個行政位置,不就是看我有12年院長的工作經驗,你有沒有聽過任何這方面的評價呢?無啊,校委會從來都無。」

陳文敏批評校友會處理副校任命手法太荒謬。(孫綺羚攝)
陳文敏批評校委會處理副校任命手法太荒謬。(孫綺羚攝)

身為大狀,打過無數場官司,陳文敏因而練得一身豁達,瀟灑面對風雨。回想整場風波,他未感不甘,自言是個「可以自我復原的人」。放下,再重新出發:「今天輸了,明天便打第二場官司。Life is like that(人生就是如此)。」但他指這次事件備受國際關注,遺憾港大未能守住一些如院校自主、學術自由的基本價值,聲譽受損。心繫母校,他少不免擔憂事件影響日後港大聘請人才,以及現任港大和其他院校的教職員參與社會活動的熱誠。

陳文敏說,校委會內過半委員是校外人,他們是兼任性質,每月才來開一次會,部分人甚至連港大有多少個學院都不知道,卻事無大小都要管。以往校委會制訂長遠政策,日常事務歸大學管理,如今管治和管理混淆,校委會視自己為管理者,每個教授延遲退休申請要經他們逐一審批。大學與校委會間權責不清,疊床架屋。「這是將大學中學化,中學由校董會決定一切,校長是他們聘請的,要聽他們的話,校委自以為有話事權。」商界人士佔了校委會大半,量化教學為論文數量、報告結果,亦令他為之氣結。他提出,校委會架構、特首任大學校監等制度,都值得社會反思。

書生論政  不慍不火

陳文敏昔日反對廿三條立法,雖獲邀請,卻拒絕成為公民黨創黨委員。他稱自己不是政客,不會走上政治前線,只會「書生論政」:「無論政制發展,抑或人權自由,學者都有一定角色,自然會發表一己意見,批評一些認為不對的事情。」但經過今次風波,他感慨:「當走中間路線、屬於溫和派的我都不能容納時,那在香港要走的路,是否只可跟從從政者呢?」

被問到如何和學生討論「佔中」,陳文敏指這事不是非黑即白,「佔中」一定不合法,卻非道德上的錯誤。他特別舉例,昔日政府以顧問報告指香港只能多容納兩個免費電視台,拒絕發牌予港視。該顧問公司的時任亞洲區總監伍珮瑩冒著被指違反保密協議的風險,批評政府扭曲報告。「這是違法的。但當天大家覺得她做得對。她是個法律系的學生,我以前的學生。」他略帶欣慰地說。

「讀法律、做人的態度就是要聽兩邊,然後作一個理性決定。」環顧身邊同事,有提倡公民抗命的戴耀廷、也有與中方關係良好的陳弘毅。他的學生裡,有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港大法律系首席講師張達明、前明報總編輯劉進圖等政見各異的人,陳文敏歸功於學院尊重不同看法的精神。「我和陳弘毅認識多年,但我倆看法是不一樣的。前兩年,有一個同事教憲法,特意邀請我們在堂上辯論。這正正就是教育需要的。」

趕學生走出象牙塔

過去12年院長生涯,最令陳文敏驕傲的是設立港大校園免費法律諮詢計劃。計劃是一個帶學分、長達一學期的課程。學生為公眾人士提供免費法律意見,處理真實案件。五年間,計劃處理了六百宗案件。早前《明珠檔案》更作出相關報道,大量案件因而湧至,令陳文敏直呼應接不暇。他又樂見法律院學生從真實案件中反思律師的角色和公義,更欲灌輸公益文化,「我希望某天,當學生做到一個位置,可主動提供免費法律服務。」他又笑言:「這是唯一的課程,學生會要求我讓他們再讀一次的。」計劃起初受到的阻力不少。面對香港律師會反對,陳文敏多番游說,建議負責學生受律師會紀律監管,以平息該會疑慮。

他更希望中大法律學院加入計劃。因小額錢債審裁處每年有六萬宗案件,一向沒有律師代表控辯雙方,法官往往花很長時間解釋案情和程序,以至案件不斷累積。由於是民事訴訟,港大學生可以代表一方,但另一方無人代表,並不公平。若中大加入,則其學生可代表另一方。

風雨過後,陳文敏以自己的經歷來勉勵香港的年輕人:「人生中,挫折是一定有的,好像我這次事件,要承受一段很長時間的公眾批評。要退出,很容易,一句『我不做』就可以了。但你要問自己在堅持什麼原則呢?或許短期內沒結果,但你永遠不知道幾年後會是怎樣。」裝備自己,不要放棄,學會面對失敗,是他對年青一代的叮嚀。

常將never say never(永不說不)、life is like that掛在口邊,陳文敏始終灑脫面對世途上的飄搖風雨。在一年級生法律制度課程最後一堂講課中,他寄語學生,以尊嚴和勇氣面對挫折:「誰敢說,明天不會是更好的一天呢?」正如他現時照樣教書,寫專欄,他說:「有心的人在不同崗位上也可以發揮。」

 

更正啟事:

印刷版第21頁圖片說明「陳文敏批評校友會處理副校任命手法太荒謬」,校友會應為校委會,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