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檔案 失憶的城市

管理不善  檔案囤積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葉健民曾於研究六七暴動時到香港檔案處尋找資料,但只能找到寥寥數份。他向職員查問,職員表示檔案處有六七暴動的檔案,但未及處理,所以不能公開。葉健民指出,除了檔案館內已鑑定的檔案外,另有高達二十八萬份未處理的資料存放在屯門的檔案庫。他認為這反映檔案處專業人才不足,影響鑑定工作,令很多資料未能開放予公眾借閱。事實上,檔案處雖有八十五名員工,但只有四名專業人士負責鑑定工作,大大減慢公開檔案的速度。

根據檔案處制訂的《1996年政府資料檔案(取閱)則例》,已存在不少於三十年的歷史檔案須在諮詢有關部門後,公開予公眾查閱。不過根據審計處去年十一月發表的報告,截至去年六月,仍有一千多個涉及十八個部門的檔案未確認可否公開,更有超過六百個檔案未查明負責部門誰屬,可見檔案囤積問題嚴重。

葉健民亦指出檔案處對購入檔案的反應緩慢:「當時政府檔案處未購買六七暴動的文件,最後我在英國歷史檔案館找到。檔案處即使購買檔案回來,可能比其他機構慢了三、四年。我知道香港大學圖書館的「特別收藏」類別,收藏了不少從世界各地購入的歷史檔案,而它比檔案處更快收藏關於暴動的文件。」他表示已放棄在政府檔案處尋找資料和文件,寧願選擇每年到英國歷史檔案館兩至三次,尋找合適的檔案作研究之用﹕「不想等這麼久,所以索性不在香港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