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教育起義

從非主流回到主流

在家教育的孩子,可以跳出香港,往外國主流學校升學。從美國跟隨華人丈夫來港生活廿五年的Emma(化名),經過八年在家教育,現在一對子女分別十五歲和十八歲,正在美國繼續高中課程。

Emma認為,孩子在上高中前,在家教育是很好的選擇。但她坦言自己不夠能力教授高中知識,而且孩子長大後,也想返回主流學校學習。

為了讓孩子有更大機會返回主流學校讀書,Emma在二零一零年聯絡兩間為在家教育家庭提供服務的美國公司,幫助他們重返學校。Emma稱收費並不昂貴,一間公司每學年約三千美元,相等於國際學校兩個月的學費。

Emma女兒完成本地學校小一後,Emma計劃為她報讀國際學校小三(即本地小二),校方以她女兒年紀為由,讓她跳一級就讀小四,Emma卻堅持女兒程度不足,不想勉強升班,由Emma決定繼續在家教育她。後來兒子也走上一樣的路。

Emma又憶述,閱讀故事書佔了一對子女日常學習的大半時間:「孩子和我會討論任何與故事有關的事……在家教育令我們處於同一水平。」Emma所說的「同一水平」,是指孩子能對每個人都打開心扉,交換想法。

在家教育無礙社交

「我的子女習慣如大人般,與其他大人交談,沒有將他們標籤。主流學校的孩子則會想:『那人是老師,我不跟他說話。』」其他家長告訴Emma,她的子女能更主動、自在,跟他們聊天。

Emma又會帶子女參加不同體育活動及義務工作,例如曾到薄扶林的心光盲人學校探訪,令他們有機會接觸年齡相若的孩子,建立社交圈子。

八年過去,他們現正在美國過着第三年的校園生活,成績也不俗。

華德福教育 回到先學行

111homeschooling8
她從織毛冷看出Mitchell的手部協調。

Bian(余貝茵)曾經做過「怪獸家長」,購入大量中英文書,給當時只有三歲的兒子Mitchell,又一口氣報了七個遊戲小組,是名副其實的「未學行,先學走」。

直到Mitchell四歲,Bian參加一個華德福教育工作坊,深受其理念吸引,令她一家的生活起了很大變化。

華德福教育主張自然,Bian一家便搬入郊區,親近大自然,連帶家中的物品都選用天然的,為Mitchell提供安全美好的環境。

Bian家中的牆壁採用了華德福特有的虹光畫法(Lazure Painting),不同階段需用不同顏色。例如,孩子在零至七歲是正處於無意識和較夢幻的狀態,為營造夢幻感覺,Bian不用實色髹牆,而是採用淺色系,如粉黃及粉紫。

Bian認為,電視包含太多資訊,屬大人世界。孩子太小,根本不能處理太複雜的事,這時要好好保護他們,故此搬走家中的科技用品,如電視。    那麼新聞報道呢?「新聞太多負面報道,我們希望他能在很溫暖、很美麗的環境成長。」Mitchell曾在親友家的電視,看到火災報道,當晚便發夢,這對他來說是件大事。

Bian指出,就算有錯,她不會刻意向兒子說教或指正他,反而會以身作則,讓他從自己身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