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不喪志——玩具模型與港人同悲同喜

創作者為Lego模型、卡通玩偶或真人角色模型配搭切合主題的部件,便能演繹出令港人或悲或喜的事件。(設計圖片)

大時代下,巨變接踵而來,港人一邊為香港運動員的奧運佳績雀躍歡呼,另一方面又因身邊親友相繼移民而無奈嘆息,心情大起大落。有創作者將香港「縮小」,以另類的方式與港人分享這悲喜交集的情緒。在他們的巧手下,玩偶、擺件不再只是擺設或玩物,而是能拼湊出一幕幕教港人或會心微笑,或黯然神傷的情境,道破心境。

記者|高靖 編輯|黃嘉愉 攝影|高靖 黃嘉愉

在充斥著扭蛋模型、1比12迷你玩具的房間裡,胡總用電動打磨機及砂紙打磨著「胡迪」的棕色頭髮,直至磨成光頭方肯罷休。他一邊緊盯熒幕上《大叔的愛》的劇照,一邊將黏土仔細雕琢成劇中主角「田田」的亂髮造型。接著,胡總從辦公桌旁的收納箱中,取出他收藏多年的扭蛋玩具。扭蛋種類繁多,不論是家居擺設或人物服裝都非常齊全,又不需耗時拼砌,令胡總非常著迷。他從中挑選出「田田」的西裝及背包部件,製作出劇中「田田」被大叔「KK」表白的經典場景。他隨即拍攝作品上傳至Facebook,未幾便廣收好評,讀者紛紛稱讚作品「神還原」、「表情好到位」,亦有不少網民留言「期待第二輯」。

胡迪化身KOL 緊貼城中熱話

資深玩具迷胡總於2018年中創立Facebook專頁「胡氏這一家」,至今追蹤人數已超過16萬。平台主要以《反斗奇兵》中的胡迪模型為藍本進行創作,模擬各種香港熱話的真實場景,如為胡迪模型帶上黑長直髮,在眼底塗上眼睫毛液,配上誇張的露齒笑容,扮演因「盆菜事件」惹起爭議的KOL「雪姨」;或是為胡迪戴上多個口罩,化身成袁國勇教授。胡總喜愛在作品中加入笑話,例如讓袁國勇拿著「逼你痛」(必理痛)藥盒開記者招待會、為老太太配上有「譚仔姐姐」新移民口音的對白等。另外,他常在作品場景中放入迷你胸圍道具,例如在雪糕車的角落掛上胸圍,引來讀者留言戲稱要「bra味」雪糕,儼然將其成為了專頁的「彩蛋」。專頁不時諷刺時弊、幽默詼諧的風格,吸引大批愛好者成為「胡粉」。

胡總家中有超過10個裝載扭蛋模型的組櫃和膠盒,甚至有獨立的房間專門擺放玩具,種類、選擇繁多,但為何他為獨鍾情於胡迪模型,甚至以它的名字為專頁命名?胡總細心解釋,是因為胡迪模型的眼球可以自由調整,做出奇特表情,如「鬥雞眼」、「射哩眼」等,比市面上一般只有寥寥幾個表情的模型,更能靈活演繹各種熱門話題。

在胡總的收納箱裡,各類食物、廚具以至傢俱的玩具都一應俱全。(受訪者提供)

以東奧與疫情為題 冀引起港人共鳴

去年東京奧運,多位運動員為港取得佳績,香港相隔25年再次奪得奧運金牌,全城歡騰。與其他港人一樣,胡總在直播見證著香港劍擊運動員張家朗奪金一刻。為紀錄令港人亢奮雀躍的一幕,胡總在張家朗獲獎後立刻開始創作,花了一小時左右完成作品。他為胡迪披上迷你版的港隊劍擊保護服,以及用紙張裁剪出模擬花劍金屬衣的背心,手執黏土所造的面罩,胸口掛著一枚小小的金牌,搖身一變成為勇奪金牌的張家朗,此作品吸引了超過20,000人讚好。

除了張家朗之外,胡總亦曾以胡迪和翠絲(《反斗奇兵》另一角色)模型扮演香港羽毛球代表伍家朗及游泳代表何詩蓓。(受訪者提供)

除了東京奧運外,新冠疫情更是時刻牽動著港人神經。在創作與疫情相關的題材時,胡總仍不改幽默的風格。去年5月,他圍繞竹篙灣隔離營創作出系列作品《我在竹篙灣的21天》,運用不同玩具部件搭建出隔離房間,仿效真實房間的間隔及設備,帶讀者體驗虛構的隔離生活。他又在隔離房間內添置了一個神樓擺件,加入情節如主角「胡仔」祈求神保佑自己在隔離期間平安,不會因吃了難吃的隔離餐而肚痛。考慮到在竹篙灣隔離會很苦悶,他特意在作品中加入了主角「胡仔」閱讀色情雜誌的情節,麻甩味濃,使本來令人不安的隔離營生活變得惹人發笑。

創作期間胡總做了不少資料蒐集,由房間內部到窗外的景色,他都模擬了竹篙灣隔離營中的真實場景。(受訪者提供)

另外,胡總留意到港人對於進入隔離營的憂慮,特意加入「胡仔」收拾行裝的情節,讓「胡仔」一一介紹風筒、調味料、充電線等必備用品:

「我記得當時許多人都很緊張自己會被送到竹篙灣隔離營,不知要帶甚麼東西進營,所以我做了個作品提醒他們要準備什麼。」

有讀者帖文下留言,感激胡總提醒了自己要帶備即食咖哩,直言:「胡總,幸好有你!」

盡力每日更新 盼為港人帶來快樂

「胡氏這一家」成立至今四年,追蹤人數不斷上升,胡總更於2020年底創立自己的原創角色。因希望主力宣傳個人品牌,胡總現已減少使用原裝胡迪模型拍攝,改以佩戴紙牌面具的原創角色「胡仔」和「胡老太」為主。目前胡總全職經營專頁,也會以原創角色推出不同產品如口罩、帆布袋及服裝等。

四年間,「胡氏這一家」幾乎每日更新,一步一步見證著香港近年來的大小事。社會氣氛消沈,胡總希望能為讀者帶來一點「心靈雞湯」,讓他們能夠暫時放下生活壓力,他坦言平台從始至終的目標,便是為了帶給港人快樂,在低潮時互相「圍爐取暖」。

髮型
表情
表情
姿勢
服裝
服裝
背景
背景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上班族開設平台 以漫威模型「放負」

每天下班後回家吃晚飯、洗碗後已近11時,Anthony在客廳擺放一張木凳和兩支燈,開始他的創作日常。他拿出20多個珍藏的漫威模型,進行一輪「選角」,挑選出與創作題材形成最大反差的角色,譬如將鋼鐵人改成一個怕老婆的角色,效果定會令人捧腹大笑。「選角」完畢後,Anthony扭動模型四肢,擺好道具便開始拍攝。

自2019年起,Anthony便開始了這項拍攝任務。回想當日,Anthony把漫威的黑豹模型帶回公司擺放。同事看到後笑言「他的樣子都頗『頹』」,二人相繼替模型做出各種頹廢姿勢,藉此抒發職場上的負能量。這次意外令Anthony找到以模型「放負」的樂趣,加上當時社會氣氛低迷,令他決定於社交媒體上開設專頁「有一種灰」,與讀者分享負能量。各種職場辛酸史,或是無奈的社會現況,如初選議員屢被拒保釋等話題,均是Anthony的創作靈感。

Anthony於受訪當天展示了幾隻漫威模型,笑指有些角色已被他「扭到鬆晒」。(高靖攝)

與港人苦中作樂 蜘蛛俠變Anson Lo 仿跳「大叔舞」

平台成立約兩年,開始夾雜不少幽默逗趣的主題。去年7月,港版《大叔的愛》掀起全港熱潮,劇集片頭出現的「大叔舞」更讓觀眾紛紛仿效,Anthony以蜘蛛俠模型飾演Anson Lo,創作出模型版本的「大叔舞」。他用蜘蛛俠模型做出每格畫面的動作,花了兩晚的睡前時間拍攝近500張照片,最後組合成一支完整的「大叔舞」片段。影片中蜘蛛俠模型隨著主題曲做出各種複雜的心心手勢、拍手和托頭動作等,作品成功引起迴響。

創作路線從「灰」到「愛」,皆因Anthony的心態出現轉變。他坦言在抑鬱的社會氣氛下,不能只將負面情緒無限放大,因此令港人快樂的事,也是值得創作的題材。

大時代下港人悲喜交織 Anthony:要與荒謬共存

主打「放負」的平台混合了正能量與負能量,似乎有點矛盾,但這恰恰反映著Anthony與其他港人悲喜交織的心情:

「2021是令人精神分裂的一年,一方面因為MIRROR熱潮、奧運而瘋狂,但另一方面卻因社會事件令社會氣氛壓抑,加上朋友的離散,(對香港人)衝擊很大。」

Anthony分享自己曾相約已移民的朋友一起打遊戲機,怎料他們為處理連線、軟件更新問題已耽誤大半天,無奈之下只好放棄,讓他感到很沮喪。Anthony將此化為靈感,創作以港人移民為題材的作品。作品中奇異博士利用傳送門重遇處於另一空間的蜘蛛俠與鋼鐵人,對方輕輕揮手,配上C All Star《留下來的人》的一句:「2022 祈求留低的與重生的最後仍可遇見」,盡訴港人面對離散的心酸。

Anthony以移民潮為題材,紀錄港人離散的心酸。(受訪者提供)

對Anthony而言,玩具模型是逃離現實的出口。他亦希望讀者能夠在自己的玩具作品中找到共鳴,在「放負」後釋懷一笑,繼續與現實中的荒謬、逆境及負面情感共存:

「有些事情無法排除,但我們要接受它們並與它共存。過好每一天很重要。」

微型藝術 記載舊香港故事

玩具模型不但能夠紀錄香港當刻的盛與衰,帶出時下熱話與流行文化,更能把昔日香港的經典重現眼前,帶港人追憶舊香港的本土情懷,讓不同年代的港人有所共鳴。

市面上不乏售賣迷你香港城市場景的模型玩具,均栩栩如生,但單靠模型並不足以訴說出香港故事。為創作出能夠勾起本土記憶的作品,香港微型藝術家安泰每次製作前,都會平均投入近三個月時間作事前構思和蒐集故事,如在創作有關籠屋議題的作品《籠人》時,他曾走訪香港多戶板間房及天台屋。隨後,他會製作能帶出情感故事的部件,完成還原度與感染力兼備的微型藝術作品。安泰近年常獲邀參展,包括去年9月在灣仔大有廣場舉行的實體展覽,11月由香港創意力量主辦的網上創意設計博覽(DesignInspire)。目前,他正在維多利亞港海濱長廊展出部分作品

安泰的創作主題大多圍繞舊香港,笑言這是因為當今社會沒有甚麼值得喜歡。尤其近年香港社會經歷巨變,港人珍而重之的價值已不可追,我城也變得不再特別:

「我會說『香港冇咗(失去光芒)』是因為香港失去那份情懷和文化,香港人好像消失了,亦變得黯淡了。」

跳進微型世界,安泰希望能喚起塵封在港人心底已久,對於香港的美好記憶。

安泰從事微型藝術已有十年。(黃嘉愉攝)

一幕幕經典 追憶昔日美好

經典香港電影《半斤八兩》在1976年上映並成功打破票房紀錄,其後更衝出本土於日本上映,創下好成績。為帶領觀看者走進昔日的輝煌時代,他特意挑選了這部電影作為微型作品《香港戲院》的主角。作品除了還原舊式戲院的大堂設計、定票處和小食部的外觀外,亦加入不少巧思,例如因為稅金而有毫子尾數的舊電影票,以及與《半斤八兩》同期上演的電影海報。

安泰分享作品的外觀是參考已結業的「豪華戲院」。(受訪者提供)

除了紀錄歷史外,安泰更希望藉作品保留香港情懷。在「雞寮——香港七層公屋」作品中,安泰為迷你單位塗上了綠色牆漆、鋪上磚紅色地板,放一張殘舊的碌架床,在牆上掛上舊式日曆和家庭照。觀看者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鄰里關係親近、守望相助的舊公屋生活,重溫人情味濃厚的舊香港。

「雞寮——香港七層公屋」是安泰於2012年創作的作品,那次亦是他首次接觸微型藝術。(受訪者提供)

以上種種場景固然已逝,安泰嘆息「失去」已是如今的常態。因此,他自覺更有責任以微型藝術保留消逝的人事物:

「時代過去,有些事若我們不去紀錄,是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