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來鴻】家居隔離 港韓措施大不同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為避免病毒從外地輸入造成社區爆發,各國皆規定海外回國人士需接受兩個星期的家居隔離。筆者和韓裔留學生叡娜(Yena),分別在3月中和4月上旬由英國返港及美國返韓,兩人皆需接受為期14天的家居檢疫。同是家居隔離,港韓在交通、監測、膳食等安排又有什麼不同?

記者|王靖琳 編輯|沈晴 美術|徐樂彤

筆者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三年級生,曾赴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交流,並曾在三月到訪英國倫敦,隨即返港接受14天家居隔離。

南韓政府於4月1日零時起,要求所有於入境前14日曾到所有海外地區的人士接受病毒測試。在美國留學,現年就讀傳播學四年級的叡娜(Yena)於4月8日,由洛杉磯國際機場抵達仁川國際機場。入境後,旅遊巴接載她和其他由海外入境的20人,送往申報地址附近的政府綜合大樓進行病毒快速測試。因測試結果有機會為假陰性,而檢疫人士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回家,有機會在社區散播病毒,故政府安排救護車獨立將檢疫人士送返家,整個過程只需約一小時。叡娜本來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回家,怕乘搭交通工具會散播隱藏在體內的病毒,她認為政府的安排非常周到:

「覺得政府很貼心,亦令小區的人很放心」

南韓政府安排救護車,分別送需要家居隔離的人士回家,避免交叉感染。(受訪者提供)

為監測檢疫者位置,南韓政府在3月底特別研發了名為「自我隔離者安全保護」的手機應用程式,以全球定位系統(GPS)追蹤家居隔離者。隔離者需要在程式內申報地址及必須每日兩次申報體溫及病徵。每名檢疫者都會有一名專責人員負責檢測及跟進情況,檢疫者如有不適或疑問,可以透過應用程式直接聯絡專責人員。叡娜表示,每天中午2時許,均會有政府人員到住宅樓宇外,要求她在窗外揮手「報到」,並且需要即時拍攝一張照片確認未有外出。她透露,在期限內即時拍照未有造成不便,反而能夠確保監測有效,稱「很樂意配合」。

膳食津貼二選一 消毒垃圾袋防播毒

檢疫者要留家隔離兩個星期,無法工作和外出買食物。為顧及檢測者飲食起居,南韓政府提供兩個選項,包括接受一次性十萬韓元津貼(約630港元),或在檢疫期間接受政府提供的簡單食物。叡娜與父母同住,故選擇津貼。她從朋友處了解到,選擇接受食物的人士會收到一個郵包,內有即飲湯包、即食飯、罐頭、即食麵及水等簡單食物,雖未能滿足每日三餐所需,但可為檢疫人士稍作食物補給。

檢疫人士雖在回國後接受病毒測試,但仍無法排除發病的風險,隔離期間的垃圾有機會成「播毒」途徑。叡娜指,開始檢疫前政府贈送一個「抗疫包裹」,內有14個口罩、探熱針、酒精消毒噴霧及數個橙色、專門盛載醫療廢物的大型垃圾膠袋。南韓政府規定,家居檢疫人士要將檢疫期間所棄置的物品及垃圾放在橙色垃圾膠袋內,並要每天至少一次用酒精噴霧消毒垃圾袋。當垃圾袋容量達七成半時,需要綁緊及更換。所有垃圾袋亦需要保留至隔離完畢,等待專人上門以醫療廢物形式收走及處理。她表示,家居檢疫開始前曾擔心自己產生的垃圾會「有毒」,影響家人和社區,獲悉垃圾會另外處理時,感到放心得多。

港府未安排檢疫者回家交通 防疫手環難監察位置

反觀香港,檢疫安排並不如南韓。香港政府雖由3月19日零時起,要求所有從海外抵港人士接受14日家居強制檢疫,但一直未有為他們進行病毒檢測,只安排有發燒及喉嚨痛等徵狀的人士到亞洲國際博覽館,或北大嶼山醫院的檢測中心進行病毒測試。直到4月22日,港府才落實全體海外返港人士進行病毒測試。

抵港後,檢疫者需要自行安排交通返回所申報地址,政府並未有提供任何交通安排。筆者在3月中從英國曼徹斯特機場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完成入境申報及戴上手帶後,未見政府有任何交通安排,只能等待通宵機場巴士回家。筆者所乘搭的巴士下層有十多名乘客,未見他們有戴上識別的檢疫手環。筆者雖擔心自己成「播毒者」,但在家人未能安排接送下,只可以盡量遠離其他乘客,自行保持適當距離。

抵港人士在完成入境申報及戴上防疫手環後,需自行安排交通回家隔離。

返港人士離開機場前,港府會為檢疫者配戴印有編號及二維碼的紙製手帶或智能手帶,配合手機應用程式「居安抗疫」啟動及追蹤,並由衛生署以抽樣電話及到場巡查。「居安檢疫」則只用作啟動手環、追蹤定位及計時,而申報體溫及病徵只屬自願性質。港府表示,家居檢疫者可以在機場或者透過收取短訊,以密碼啟動「居安抗疫」手機應用程式。但筆者在3月19日抵港機場時,未有工作人員協助啟動程式,及後亦未有收到提示短訊。筆者先後三次致電「居安抗疫」熱線,並獲職員作口頭承諾會「盡快啟動」,但9日後依然未收到啟動短訊。筆者後來經知情人士得到另一條非公開的熱線,再次致電後才獲得啟動手帶得短訊,唯檢疫日數已過了三分之二。另外,港府沒有特別規管隔離人士所棄置的垃圾,只提及若有需要清理垃圾,可以將垃圾袋放於門外,並聯絡民政事務總處處理。

家居隔離者需安裝「居家抗疫」手機應用程式,唯筆者在隔離開始9日後仍未收到程式啟用短訊。

家居隔離期間,筆者並無要求港府提供物資,不過政府表示,有需要可以致電社會福利署及民政事務總處要求供應膳食及個人基本日常用品,唯按照正常程序,隔離期內只會派送一次物資。根據勞福局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以文件回覆質詢的資料顯示,截至2月底已經有近四千名接受強制家居檢疫的人士接受膳食等支援服務。

南韓專人跟進檢疫者情況 港府衛生署「失蹤」17日終回覆

叡娜在美國留學已經多年,自認對南韓政策不大了解。疫情爆發後,她一心只想跟從家人意願回韓,並不知道要如何配合政府政策。她說,無論在仁川機場等候移送往檢測中心,到完成居家檢疫都有專人解說,「從頭到尾都向我清晰講解,並且感覺政府是在溫暖地歡迎我,感覺政府有真正關心我們。」叡娜又說,曾經在凌晨4點以短訊詢問專員有關病毒測試樣本結果,以及隔離後的樣本監測安排,都得到即時回覆。

筆者隔離期間收到的「受家居檢疫人士的指引」小冊子,其中4頁均印有衛生署熱線。筆者在檢疫第二天感到如廁時異常疼痛,懷疑患上尿道炎,便致電熱線以安排求醫,電話卻被駁至留言信箱,唯有留下了姓名和電話。翌日,有衛生署職員致電筆者確認位置,但當被問及有關求醫安排時,對方表示「跟緊急程度排序」、「你病情唔嚴重」及「你要耐心等候」。但筆者在熱線留言信箱留言時,根本從未透露病情,對方如何判斷情況是否緊急?筆者及後再致電「居家抗疫」程式熱線,只獲對方指「唔係負責依樣」,並著筆者如非常不適,可以報警求助。期間,有另一條非公開熱線的職員向筆者透露,可以致電衛生署,在獲得批准後自行求醫,但同時提醒筆者「前提係你要打得通」。筆者有感身體狀況未惡劣到報警求助的程度,加上檢疫期限只剩餘四天,故在檢疫期完結後始求醫。

遺憾地,求助17日、完成家居檢疫6日後,衛生署終致電筆者:

「請問你個問題解決咗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