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貼近事實的視角

黃靄兒

貨櫃碼頭工潮轉眼已是兩週年。當年圍繞他們的報道鋪天蓋地,鐵漢子不惜代價只論情義,肩並肩罷工四十日的感人畫面,歷歷在目。學歷不高,靠勞動、汗水搵食的工人,難免是社會中最飽受壓榨的低層。雖然如此,在他們以至其他打工仔的認知中,安分守己專心養家才是正經事。到底是何等困逼的境地,才能逼使他們站出來,一手打破自己的飯碗,我們不難想像。

當得悉能在碼頭工人罷工兩周年的聚餐中採訪,我對於工人豪邁吃喝、把酒話當年的情景充滿想像。到場後,卻見碼頭工人有各種姿態:有高談闊論到處湊熱鬧的,也有安靜含蓄靜坐一旁看電視的,就連帶了本《紅樓夢》去讀的也有。對此我不但沒有感到吃驚,反而更覺真實。碼頭工人不只有粗獷的一面,他們的形象原來可以如此立體,如此有血有肉、敢怒敢言。這是記者惟有走近受訪對象,才能觀察到細微末節的位置。

換個視角,控訴的一方彷彿永未滿足,被控訴的一方亦永遠想辯護。追問碼頭公司回應時,發生了一段插曲──碼頭公司的公關認為我們的報道側重工友,要求我們把公司的回應全文刊登於工人報道的對頁。雖然這種要求較罕見,亦不禁引起我反思:受不同因素影響,記者難免會「站在雞蛋那邊」,反映弱勢的訴求。但「高牆」的聲音,也應被報道。

相關報道

血汗碼頭兩周年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