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以自己的步速 邁向成功
記者|蟻海彤 打算寫關於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少數族裔學童的報道時,已知道找受訪者不容易。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以前從沒留意他們的需要。身邊沒有朋友認識這些小朋友,我們只能靠聯絡不同組織介紹,但沒想 繼續閱讀
記者|蟻海彤 打算寫關於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少數族裔學童的報道時,已知道找受訪者不容易。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以前從沒留意他們的需要。身邊沒有朋友認識這些小朋友,我們只能靠聯絡不同組織介紹,但沒想 繼續閱讀
記者|周可欣 一開始確定做「本土遊戲」專題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很雀躍的,比起之前做的題目,這個話題有趣也並不複雜。當我們做了資料搜集,開始聯絡受訪者時,第一個困難才顯現出來。一周過去了,沒有任何受訪者回 繼續閱讀
記者|陳詩穎 得悉要做通識「殺科」的題目,心中百感交集,若沒有接觸這個題目,想必此生與通識科再無瓜葛。說來我在2021年應考文憑試,也算是通識末代考生,那時通識科已面臨大刀闊斧,文憑試試題不見敏感議題 繼續閱讀
記者|錢伊藍 在決定做關於滯港難民這個故題後,我已經立刻聯絡多間相關非牟利機構,期望透過他們轉介受訪者。然而當時不幸遇上土耳其敘利亞地震,不少非牟利機構都分身不暇,未能轉介受訪者。當時,我們能做的就只 繼續閱讀
記者|崔藝馨 記得初定稿題時,心中憂慮重重。網媒《法庭線》創辦不久,陳婉婷近日因大案開審忙碌不已,既擔心影響其工作,亦擔心自己無法寫出一篇好的報道,愧對百忙之中仍抽身受訪的她。 甫步入《法庭線》辦公室 繼續閱讀
記者|盧侃兒 著手寫「有線電視交還收費服務牌照」的題目時,我已感覺到一股壓力襲來,因為深明將要採訪一些資深傳媒工作者,也要將有線收費電視服務的三十年歷史,用短短三千字描繪出來。想想,要說的東西可多了— 繼續閱讀
記者|梁熙淳 訪問過程中,我喜歡觀察不同受訪者的說話如何互相呼應。例如談到「Hello Hong Kong」這個宣傳項目名稱,盧維思(Mike Rowse)認為由本地人說出來,語境便變得奇怪,好像和自 繼續閱讀
記者|顏筱微 暗黑色的版面上,網上彼端正將每字每句緩緩輸入於訊息欄。此端則只能緊盯着屏幕,急於知道對方的回答⋯⋯ 這仿如與曖昧對象互相試探彼此心意的焦急感覺,跟我試用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時 繼續閱讀
記者|馬芷騫 2019年反修例運動過後,我想大部分人都與我一樣,預視到自己不會再踏足內地。但我預料不到的是,反修例運動過後,依然有人希望回到內地,而他們中更有運動中被捕的人士。 要接觸被沒收回鄉證的人 繼續閱讀
記者|袁曉琦 在確定了要做緬甸這個故題後,我們幸運地得到幾位正在中大就讀的緬甸同學的幫忙,聯絡到兩位當地人。從他們口中,我們了解到緬甸長久以來複雜的紛爭局面。對他們而言,斷水斷電、被迫向政府職員賄賂已 繼續閱讀
記者|羅穎茹 當初決定要做關於「醫生被控誤殺案 」 的報道時有不少憂慮。因為當時警方才剛檢控涉事醫生,事件發展存在變數;而案件亦進入司法程序,如果進行報道要相當小心,避免要負法律責任。再者,當時我認為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23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