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54 ubeat ebook
P. 19
被刪除的資料有何重要?阿聰稱法庭記者於每天開庭 暉走向被告欄中間並低頭,朱凱迪用力按著他的肩膀,兩
前查閱控罪書,初步了解候審案件,再選擇案件聽審。相 人輕輕擁抱。7時40分,控方突然離開法庭,大家大為緊
關資料有助記者了解案件的特性,亦有助辨認被告身份, 張,辯方律師也一個個跟著離開。旁聽的市民和記者大感
避免混淆同名的被告。 詫異。伍健偉此時合十向家屬席方向鞠躬。」王紀堯認
為,記下時間,既可還原冗長的程序,又可反映法庭內每
至於控罪書上案件主管的職級,阿聰指可有助記者跟
分每秒的煎熬。
進具新聞價值的案件。例如去年12月,黎智英被控串謀詐
騙罪,案件與《國安法》無關,但有記者從控罪書發現,
案件主管為國安處高級督察馮俊宜,感到「事有蹊蹺」,
所以記者就可跟進,讓公眾了解國安處的職責範圍。
司法機構稱於控罪書上提供私隱度較高的個人資料,
或會損害執行司法工作,阿聰不認同,稱控罪書只容許傳 王紀堯表示,法庭基於公開審訊
原則,不應該閉門審訊。
媒查閱,從未聽說過因容許媒體查閱控罪書,而出現洩漏 (陳展熙攝)
私隱的情況。而司法機構早前已於控罪書刪除被告身分證
號碼,阿聰認為身分證號碼屬高度敏感資料,可刪除或部
分遮蔽,但現在法庭再刪除更多資料,他不認同也難以理
解,他認為讓傳媒查閱相關資料不會損害私隱。
特寫法庭新聞 細節及情緒紀實
大時代下,法庭記者挑戰重重,偏偏有不少新血加入
行列,於罅隙中尋找可報道的材料,網媒《誌》的獨立記
者王紀堯便是其中一員。她2019年於浸會大學傳理系畢
業後加入《誌》,遇上社會運動最熾熱之時,為追蹤示威
者的前路,她由衝突現場的前線記者,轉至法庭記錄被捕
社運人士的故事。
《誌》於2019年7月成立,當時正值反修例運動初
期,他們主要以短片記錄衝突現場情況,直至法庭案件增
加,便轉以特寫方式報道法庭新聞,王紀堯指特寫有助彌
補主流媒體忽略的細節,仔細至被告的每個動作,以及庭
內的互動,幾時幾分發生,她都會記下。
在47人案的法庭特寫中,她寫到:「晚上7時20分,
還未開庭。何桂藍走向坐在中間的朱凱迪並與他擁抱。一
向都沒有甚麼動作的黃子悅都站起來,探向旁聽席,應該
是想看看席上的家人。隔了一陣子,一向活躍的何桂藍向
觀眾席飛了一個吻。7時35分,正當大家準備開庭,岑敖
大學線月刊 2021年5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