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165 Ubeat
P. 60

連年虧損 終要熄燈                                              他也會看有線財經資訊台節目《樓盤傳真》,笑言
                曾經每七個香港人就有一個人訂閱的有線電視,收費                        「即使住不到,也能看樓看裝修,滿足自己的虛榮感。」
            電視業務2008年依然錄得600萬港元盈利,但從2009年開                     說起黃翠如、洪永城在旅遊節目上打情罵俏,杜如風「傻

            始連年出現虧損,至2022年客戶數量大減至約68萬。                         更更」地主持日本飲食節目,馬啟仁講波,珊翠絲作為少
                                                               數在電視上亮相的女性馬評人講馬,24小時新聞台也令他
                2017年3月,有線電視母公司九龍倉宣布停止注資,
                                                               能即時關注突發新聞……一眾主持人的新穎風格和節目多
            有線面臨「熄燈」危機。同年7月,永升(亞洲)有限公
                                                               樣性令他眼前為之一亮,成為忠實觀眾。每一天「上班,
            司接手成為大股東,有線免於「熄燈」。易主五年多,今
                                                               看有線電視,睡覺」,一看就是20多年。
            年2月,有線電視宣布已向政府交還本地收費電視節目牌
            照,並獲得批准,有線收費電視將於今年6月1日正式停                              Philip在四、五年前「Cut線」。他認為當其他收費和
            播。同時,有線電視將集中經營免費頻道,繼續發展有線                          免費電視台都已複製有線的節目,甚至提供更全面的資
            新聞品牌,製作更多節目及開拍自家劇集。                                訊,有線卻「不思進取」,未有更新的製作。加上Now TV
                                                               將有線的最大優勢——體育奪去,Philip覺得已經沒有必
                「三十年前,由零開始出世;三十年後,交還牌照,
                                                               要再留著有線機頂盒。
            塵歸塵,土歸土,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趙應春道。

            多頻道收費電視 資訊豐富吸引觀眾                                   李立峯:
                                                               香港收費電視停滯不前
                有線開台前,香港僅有四條免費本地電視頻道,有線
                                                               做好新聞有助提高競爭力
            電視甫面世就開設八條頻道,包括新聞、體育、電影、兒
                                                                   面對有線收費電視台的衰落,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
            童台等,後來更開設與外購共計上百個頻道,數目曾為全
                                                               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指出,有線和其他收費電視台30年來都
            港之冠,令觀眾的選擇一下子倍增。
                                                               存在「製作停滯,缺乏創新」的問題。當整個媒體生態大
                現年約60歲的Philip1994年起訂閱有線。作為電視                   變,上網更輕易,Netflix、Disney+等串流平台層出不窮,
            迷,Philip形容有線多頻道特色十分吸引,點擊遙控器就                       娛樂媒介已經變得更多元,觀眾可以使用更低廉的價格收

            能穿梭足球台、賽馬台、電影台、樓盤、旅遊等多個節                           看更豐富的節目。因此,收費電視之路已經越來越艱難。
            目。他憶起當時於有線體育看意甲,AC米蘭對國際米蘭,
                                                                   李立峯認為,當下電視台能與串流平台競爭的資本只
            十分驚喜,「原來像我們這些小人物也可以『親眼』目睹
                                                               有本地化色彩(local touch)。以新聞為例,網上新聞質
            AC米蘭對賽。」後來有線獨攬四大聯賽和世界盃轉播權,
                                                               素較難保證,亦未必以香港為主。通過發展新聞,電視台
            Philip回想當時全家一日連看6、7場賽事,直言瘋狂。
                                                               雖難吸引大量觀眾,但至少可留住本地客戶。他認為在未
                                                               來,新聞的質素和節目製作將成為電視台的重要競爭力。
















         接受訪問前一天,Philip和太太在家中尋找有線的相關物品,卻
         發現家裡一絲有線的痕跡也沒有了。從往昔看有線是生活恆常,
         到今日有線已從生活中淡去,Philip深覺惋惜。(吳碩楠攝)                       李立峯認為香港的收費電視台經營一直依賴體育轉播權,但轉播
                                                              權只有一個,因此只能有一間收費電視生存下來。(盧侃兒攝)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