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165 Ubeat
P. 58

2017年,時任有線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接受訪問時曾言:「有線的價值在於新聞。」(吳碩楠攝)

                2005年,呂秉權由無綫新聞轉投有線,加入中國組。                      有線新聞大地震
            在無綫新聞任職時,呂秉權需身兼三職,同時跑港聞、中                          新聞優勢或已喪失

            國新聞及擔任主播。轉投有線後,中國組的編制使他可以
                                                                   2020年12月,有線電視宣布「重組業務」,約40
            集中精力專心做最有興趣的中國新聞,製作更高質素、更
                                                               名新聞部員工,包括王牌專題組團隊《新聞刺針》全
            加深入的專題報道。在呂秉權看來,有線中國組是香港人
                                                               組被裁,觸發港聞組大部分成員辭職,而有線中國組
            北望的哨兵,報道民生實況,平衡官方敘事。
                                                               助理採訪主任被裁,亦觸發全組請辭,以示不滿。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當日,上司指示身在香港的呂
                                                                   呂秉權認為,有線的核心價值始終是新聞。反之,
            秉權,與攝製團隊通宵趕赴災區,成為第一間進入災區
                                                               Now TV是賣創新和可能性的,新聞是一個輔助性質。有線
            的香港電視台,比官媒中央電視台更早到場。呂憶述,在
                                                               在失去體育優勢時,要跟Now TV區分的話,須以新聞取
            一家因豆腐渣工程坍塌的小學中,一群家長拿著子女的遺
                                                               勝。但歷經裁員事件,有線依靠新聞的優勢更加削減了,
            照分列成兩行,中間空出一條通道,連向放滿小書包與書
                                                               更引致其生存危機。
            籍的小靈堂。「他們一下子跪下去,哭聲震天,好像在
            拍古裝劇一般,有深大冤情。」一個老婆婆用力握緊他
            的手,哭喊著希望他能替子女討回公道。這一下,呂秉
            權有如觸電一般,彷彿那種心痛欲絕也傳遍自己全身。


            「當然我們做到的事情不多,但當下
            ,他們的希望就在於此。」

                內地採訪的歲月,環境大多條件惡劣,記者時常要在

            車上蜷縮著身子,或在破落的酒店,在濕的床上睡覺,但
            呂秉權和採訪團隊總是一覺好眠,因為大家「對得住天地
                                                               在中國組工作約8年,呂秉權憶起他每一則報道都非常震
            良心」。
                                                               撼。他形容自己的工作牽扯著多人的命運,亦正是內地人民
                                                               的信任一直支持著香港記者走這趟旅程。(盧侃兒攝)

       58   大學線月刊 2023年4月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