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165 Ubeat
P. 53

從垃圾桶窺探城市變化                                          頭手寫字  承載眾人情緒

             被珍而重之、仔細記錄的事物,還有垃
                                                                在公共層面以外,亦有觀察者透過街頭塗鴉,連結他
         圾桶。從2019年開始在IG經營「垃垃雜雜」
                                                             人感受。因疫情之下感到煩悶焦慮,Marcus自2021年1月
         (motley_hk)專頁的Louis,專門記錄各區的
                                                             開始營運「香港街上觀察」專頁(hkurbanrecord),主要
         垃圾桶,他會從正面和上方為每個垃圾桶拍
                                                             記錄香港街上的手寫字,現已有10萬追蹤者。
         照,再標注地點、yan色、形狀、有沒有煙灰
         缸以及衛生程度,至今已記錄逾300個垃圾桶。                                 一面原本字跡被塗抹掉的牆上,寫著「粉飾太平」四
                                                             字——這便是專頁的頭像,也是它第一則帖文的配圖。
             同時,Louis認為垃圾桶屬於社區設計的一環,便也
                                                             Marcus開始收集塗鴉照片時,社運尚未結束,他說,這是
         能反映出不同社區的風格:「土瓜灣(舊區)的垃圾桶較
                                                             自己開始喜歡街頭藝術的主因:「本以為街頭藝術只是
         骯髒和雜亂,人們常把垃圾丟在垃圾桶旁邊,而非扔進桶
                                                             很多看不懂的簽名(tagging),但原來可以有更多『玩
         內。中環、太古區的垃圾桶是閃亮的銀色,較為乾淨。」
                                                             法』。」
                      在九龍灣商業區,垃圾桶則很多煙頭,
                      有時會見到一群人「打邊爐」——圍著垃
                      圾桶抽煙。他十分喜歡這些較髒亂的垃圾
                      桶:「香港對外是國際大都會,但舊區也

         有草根的一面。」對他而言,若城市只有光鮮的
 完全融入報紙檔的電箱(hkelectricbox專頁截圖)
         一面,太不真實。

             而記錄城市「不光鮮」 一面之餘,Louis也
         希望藉此儲存他眼中的香港記憶。Louis認為,
         垃圾桶也可被視為香港發展的見證與標誌。記者

         透過搜集資料發現:70年代,港英政府為了清潔香港,
         在街上設置多個垃圾桶;2008年,為切合奧運喜氣洋洋
         的氣氛,食環處增設四千個橙色垃圾桶;2019年,因公                                「香港街上觀察」(hkurbanrecord)專頁的頭像及第
                                                                   一篇帖文(hkurbanrecord專頁截圖)
         共安全考慮,政府把圓筒形的垃圾桶改為圓圈蓋加橙色膠
                                                                他起初在街頭記錄並分享到專頁的內容,都是2019
         袋的臨時垃圾桶,Louis也           觀察到這種轉變,表示現
                                                             年社會運動遺留的政治口號,之後因社會氛圍改變,他認
         今的垃圾桶樣式「感覺少                  了些特色」。
                                                             為此類分享的意義與引起的回響都有限,因而越來越少
             在Louis眼中,垃圾桶             雖是很微小的事物,
                                                             政治的內容,直到另一則帖文「只有散步,我們才真正
         但看到它們消逝,他也會感到唏噓。某日搭巴士經過彩虹
                                                             聊天」爆紅,讓他開始確定自己專頁的「文青」方向,這
         邨,他偶然發現一個舊式的四腳垃圾桶,於是在空閑時間
                                                             個出自台灣作家李維菁的句子,以飄逸的字體寫在粉嶺一
         專程回去那一站拍照記錄。未曾想,不久後他再經過時,
                                                             條行人通道旁的淺橙色墻壁上,書寫時未乾而滑落的墨
         原本的垃圾桶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印有簡體字的
                                                             水痕跡也清晰可見。比起記錄城市景觀和歷史(History-
         垃圾桶。
                                                             recorded),他認為街頭上的塗鴉更偏向表達集體氣氛或
         街                                                   個人情緒(Feeling-recorded)。例如,他在秋天時會收到
  專頁「垃垃雜雜」的運營者            「不過至少它在我相簿中出現
  Louis在土瓜灣長大,他説圖                                            更多「EMO」(意指情緒化)的投稿,大部分與情愛有
  中的垃圾桶自他小時候就已          過,所以也覺得(影垃圾桶)是有一些
  在這裏,旁邊常堆放著垃
  圾。(甘沐青攝)               意義的。」
                                                                                                             53
                                                                                          大學線月刊 2023年4月
                                                                                          大學線月刊 2023年4月      53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