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169 Ubeat
P. 8
反對殖民奴隸的聲音在荷蘭一直存在,但力量微乎 博物館以外,荷蘭政府與中央銀行紛紛就其在殖民奴隸
其微。轉捩點出現在2020年——美國「黑人生命也是命 史中扮演的角色道歉,又承諾撥出資金提高國民對奴隸殖
(Black Lives Matter)」運動風潮席捲全球,種族問題與 民史意識及解決遺留問題。當中,荷蘭政府去年決定,將
壓迫歷史佔據公眾討論。荷蘭奴隸殖民史重新被提起,政 花費二億歐元予教育基金,以及2,700萬歐元成立奴隸制博
府、銀行企業、博物館不得不重新審視機構與奴隸殖民史 物館。筆者所在的城市鹿特丹,政府亦在以殖民者命名的
的關係,踏上轉型正義之路。 街道上放置解說告示;又以反對奴隸制的歷史人物命名新
街道。
「沒有『黑人的命也是命』,就不會發生任何事情。真
的沒什麼。」Gauri說。2020年,剛畢業的Gauri完成關於
蘇利南藝術史的畢業論文,又身處轉型正義浪潮之中,加 支持道歉者只佔三成八
上她是移民後裔,便順理成章地到國立博物館做導遊,帶 民族意識根深難夕改
團向學生和遊客介紹藝術品背後的荷蘭殖民歷史,
Gauri最近轉到鹿特丹藝術廳工作,有份負責一場關
於荷蘭殖民主義的展覽,探討荷蘭人如何面對歷史及其遺
當我和年輕人在博物館時,我看到他們 害。展覽設計得像個迷宮,分為五個區域——否認、罪
還沒有偏見,對一切都開放。如果我不 疚、羞恥、接受、和解。Gauri說,公眾情緒不按順序發
告訴他們這件事,那麼誰會告訴他們?
生,反而像迷宮般在各階段遊走。人們時而否認,時而羞
恥,又可能有片刻接受。
隨著轉型正義而來博物館的改革翻天覆地,不少博物館
展覽的設計或許反映現實。孕育荷蘭民族自豪感的「黃
開始審視展品歷史,相繼舉行關於殖民奴隸史的展覽,一
金時代」突如其來地變成罪過,白人忽然要為數百年前的
改對荷蘭歷史敘事。筆者在荷蘭逛過至少六間博物館,均
祖先背上奴役的罪名,難免水土不服。2022年12月,荷蘭
有展版提醒參觀者作品與殖民奴隸史的關係,連在烏德勒
總理呂特為荷蘭政府的奴隸貿易歷史作出官方道歉。道歉
支的音樂盒博物館也不例外。今年7月,荷蘭亦首次正在向
前一個月,研究機構I&O Research民調發現,近一半荷蘭人
前殖民地印尼和斯里蘭卡歸還近500件被奪文物。
不支持道歉,支持者只佔三成八。
筆者對數字感到驚訝,決定實地考察。過去兩個月,筆
者每見荷蘭人就問,嘗試理解社會對道歉的看法。結果,
聽得最多的是:「那是我們祖先的事」。32歲的荷蘭人K更
直接,說道歉有些偽君子,「你看看我們現在穿的衣服,
不都是從血汗工廠而來,那也是奴役。」
哈勒姆
弗蘭斯哈爾斯博物館
烏德勒支
音樂盒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