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48期大學線

新居淪為檢疫中心 駿洋邨準住戶無妄之災

2020 年 04 月 27 日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民間一片愁雲慘霧,不少人的生計堪憂,但火炭駿洋邨的準住戶還面臨多一重困擾——苦苦等候多年的公屋入伙在望,政府2月8日一聲令下,徵用駿洋邨作檢疫中心,安居樂業的願景突然落空,上樓無期 繼續閱讀

146期大學線

區議會「大換血」民主派能否剎停「小白象」?

2020 年 03 月 04 日

2019年反修例運動,除了大街上的警民衝突,「戰場」更延伸至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史無前例贏得逾300個議席,打破建制派壟斷議會20年的局面,成功主導區議會,被喻為海嘯式勝利。 歡呼過後,還是要回歸會議室 繼續閱讀

145期大學線

偏居鬧市四世紀茶果嶺村 終到命運關口

2019 年 12 月 21 日

由藍田港鐵站沿斜路走下去,身旁麗港城和商場等繁華城市的景象逐漸褪色,一條滿佈鐵皮屋的小村落出現眼前。狹窄的小巷,殘破的鐵皮屋,明街暗巷中交錯的老舊電線、微弱的街燈,行過兩三條小路,可見到幾位老人在一家 繼續閱讀

138期大學線

清拆令突如其來 老業主不知所措

2018 年 11 月 20 日

去年1月,太古樓的老業主收到屋宇署的僭建物清拆令,霎時不知所措。信件指,單位圖則內原本用作晾衫的20呎天井被非法填平,並被加建為室內空間,勒令約800戶業主在180日內還原單位。 位於西灣河的太古樓共 繼續閱讀

136期大學線

藝共居 無殼青年的歸宿

2018 年 04 月 25 日

不少年輕人投身社會後,因各種原因要在外另覓居所。對他們來說,置業是遙不可及的夢。除劏房以外,近年在香港興起的「共居」,可能是另一條出路。旺角「書匯」標榜文青風格,主打年輕人市場,不但為住戶提供個人空間 繼續閱讀

136期大學線

離開象牙塔 走入角力場─嶄露頭角的本土研究社

2018 年 04 月 25 日

殘舊的升降機顛巍巍地到達二樓,「本土研究社」的玻璃門後,有六、七個年輕人坐在放著文件和電腦的大檯前埋頭苦幹。靠着藍色牆身的大書架,上面擺滿黃、灰色的資料夾,各貼了不同標記,如「香港前途研究計劃」、「丁 繼續閱讀

開版相
136期大學線

智慧城市的智慧在哪裡?

2018 年 04 月 24 日

港府時常將創新科技掛在口邊,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更撥款予創新科技發展高達500億,其中一項即為「智慧城市」。過去兩年,發展局轄下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以九龍東為試點,推出「智慧城市@九龍東」計劃,運用資訊科技 繼續閱讀

133期大學線

東北發展 逾千貓狗失家園

2017 年 12 月 13 日

「一旦收養就不能隨便掉牠出去。」周英五年前收養第一隻狗「四眼妹」時,便知道簡單一個決定,是一輩子的承諾。面臨東北遷拆,周英或要被迫打破自己的承諾。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預計2018年清空土地,以作興建住宅 繼續閱讀

132期大學線

走入臨屋 一代人的回憶

2017 年 11 月 28 日

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以舒緩輪候公屋人士之苦。其實,過渡性房屋在香港並非新鮮事物,早在上世紀60年代,政府為了解決大量內地移民的住屋問題,就曾大規模建設過渡性房屋,稱為 繼續閱讀

131期大學線

十萬港漂來港 住屋成新商機

2017 年 10 月 24 日

來港讀書、工作的內地人通常被稱作港漂。據政府統計,自2003年至今,累計超過16萬內地人赴港工作和學習。這群內地人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生活,居住是最大難題,這亦成了商家眼中的商機,以「港漂」為市場發展各式 繼續閱讀

130期大學線

中環鬧市青磚牆 訴說古蹟評級漏洞

2017 年 04 月 27 日

位於中環閣麟街的後巷末端,有幾道看來破落並毫不起眼的磚牆。民間保育團體在兩年前發現磚牆後,一直查找相關歷史文獻,發現磚牆原是香港19世紀初「背靠背」唐樓的青磚牆身,認為有極高歷史及社會價值,遂爭取保育 繼續閱讀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