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讀香港史——從殖民地歷史研讀現今時代

「我希望透過講這段歷史,令大家明白為甚麼我們會走到這一步。」

復活節假期,布里斯托大學校園幾乎空無一人,在小別墅改建成的辦公室裡,江偉欣博士接受筆者訪問,談起她為何對香港史產生興趣。在這個英國南部的城市裏,江偉欣和同事透過研讀歷史,嘗試解釋當下的香港。

香港和英國的關係錯綜複雜,殖民者與殖民地的過往在今日仍然可見痕跡,從移民故事到身分認同,歷史的影響未曾消亡。

撰文、攝影|雷璟怡

筆者是新聞及傳播學院四年級生,正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交流。

香港史研究中心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歷史系於2022年成立,前身是2015年至2022年間進行的「香港歷史研究計劃」,該計劃為有意深入研究香港歷史的博士生提供獎學金,讓他們在布里斯托大學接受訓練,並開展研究。

江偉欣是這個計劃的第一批博士生,之後一直留在布里斯托繼續她的研究,目前是香港史研究中心的聯合總監。

江偉欣專注研究殖民地時期香港移民在英國的故事,作為香港人,她認為語言在研究上有很大幫助,例如她能以廣東話和香港移民進行更深入的訪談,又或是在翻查檔案時更易理解當中的中文內容。(雷璟怡攝)

從移民史看香港故事   成立中心推動長遠研究

2015年的研究計劃主要是為了培訓像江偉欣一樣的學者,深入研究香港歷史。由參加者變成香港史研究中心的一分子,江偉欣指,中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長遠穩定的架構,讓學者進行更深入、範圍更廣闊的研究,而不是僅限於特定主題。目前研究中心出版了多份有關香港殖民地時期的歷史研究報告和書籍,除此之外,中心亦舉辦不同活動,將研究結果推廣給大眾,例如舉辦大型會議,讓來自各地的學者一同分享和交流,或是舉辦歷史沙龍。

香港歷史有許多面向,而設立研究中心則容許學者發掘並鑽研不同範疇的香港史,包括政治學者葉健民教授有關香港近代史的研究(左),以及研究中心聯合總監畢可思教授(Robert Bickers)整合及撰寫,有關太古集團的歷史(右)。(雷璟怡攝)
香港史研究中心定期舉辦歷史沙龍,每場皆有不同主題,吸引不少移居到英國的香港人前來參加。圖為4月20日舉辦的歷史沙龍,主題是太古集團在香港的發展史,主持人為政治學者葉健民教授(中),他正向大家介紹主講者畢可思教授(左)。(雷璟怡攝)

現時研究中心正籌備「香港史檔案特藏(Hong Kong Collections)」,收集英國本地居民的私人藏品,同時亦發展「香港歷史相片(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Hong Kong)」網站,蒐集並保存在英港人與香港相關的歷史物品,例如相簿、證件等,經同意後在網上發布。江偉欣指,英國其實有一些檔案庫收藏香港的史料,例如一些政府文件或時任官員的私人信件,他們亦發現民間流傳不少有助了解香港移民生活的珍貴物品,可惜卻沒有完善的收藏機制。透過收集這些史料,將其數碼化後以網頁形式公開予所有人查看,他們希望讓普羅大眾更深入了解在英國的香港人故事,以及背後整個歷史進程,而不只侷限於學者之間的交流。

特藏尚在起步階段,在招募藏品和研究的過程中,偶爾會出現意外收穫。江偉欣正研究一位歐亞混血兒的生平,在與她的後人進行訪問時,他們拿出一本屬於研究對象的父親William Stanton的相簿,他曾在香港當警察,華裔同僚以此作為禮物,表達敬意。相簿內除了有Stanton和同僚們的合照,還有一些拍攝到當時香港地區面貌的相片。江偉欣一看到便知道相簿非常珍貴,於是向家屬提出將相片數碼化後展出的想法。「我們經常如此,在研究時遇到有價值的資料,未必對我們在做的事有用,但我們(歷史學者)知道對其他人或許有用。我們有這種觸覺,所以就覺得要保存(下來)。」

江偉欣在進行研究時,意外地發現了這本相簿,當中的相片非常珍貴,能幫助學者和大眾了解當時的香港面貌。(受訪者提供)

她認為,近年許多大學都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帶來的影響。她指學者們應思考研究所得可以怎樣推動社會變得更好,「其實歷史真的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而且也見到社會大眾,無論是香港或是英國也好,都對香港史感興趣,我們覺得這些是我們可以幫到的,何樂而不為呢?」

大學交流受啟發 反思身分認同

在屯門土生土長的江偉欣在香港大學修讀碩士時,便對香港史感興趣。而一切的起點,源自她大學時到美國加州交流時的經歷,「當時在加州這樣多元文化的地方,看到我的親戚,大家也是華人,但不同世代之間所運用的語言已經不同,用字也有不同,大家對於『家』又有不同定義。」例如年輕一輩之間多用英語溝通,他們口中的「家」指的也是加州,而非香港。這種不同為她帶來頗大的衝擊,回到香港後,她的研究方向更偏向和身分認同相關,亦對於身分認同和其表述背後的原因更感興趣。

江偉欣主力研究移民史,尤其是殖民地時代初期的香港人移民到英國的經歷,她透過不同移民故事,嘗試觀察更宏觀的歷史進程。正如她在研究一位1889年在香港出生的歐亞混血兒,十歲時從香港移民到英國,長大後再輾轉嫁到新加坡,擁有自己的生意。她好奇在每個決定中,全球發展的影響佔多少?而作為一位女性,又如何在當時的社會生活?這些問題都帶領她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我看到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他搬到了不同地方,我就會想知道有甚麼原因導致他作出這樣的決定?」從好奇心出發後,當她翻閱資料,就能慢慢從一個人的故事看到香港在歷史巨輪中變遷。

在她的著作《Multiracial Britishness: Global Network in Hong Kong, 1910-45》中,江偉欣探討殖民地時期香港人的英籍身分認同是怎樣構成的,而這種認知又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雷璟怡攝)

開設首個香港史課程 為學生打開世界窗口

除了擔任香港史研究中心的聯合總監,江偉欣亦身兼大學教職,她在上個學年引進「Hong Kong and the World(直譯作「香港與世界」)」的二年級歷史系本科課程,是系內首個以香港作主題的課程。

她笑說當初課程會出現,主要因為教職員通常會以自己專門研究的領域作課程主題,「我研究香港,自然會是(教)香港史。」她又說,當時很擔心本地學生會覺得香港與他們的距離太遠,而對香港史不感興趣。因此在設計課程時便嘗試將香港當成一個窗口,讓學生可以從此延伸,認識亞洲歷史,甚至是世界史。另外,她亦眼見學生對於亞洲歷史感興趣,但當時學系未提供太多相關的課程,故此希望可以運用這個課程作為引入點,帶領學生了解亞洲、中國,乃至東亞歷史。

出乎意料地,課程很受本地學生歡迎,在今個學期從一班加開到兩班,合共32位學生,據說本來有機會開至四班。江偉欣坦言低估了學生們對香港的興趣,亦指學生願意挑戰不熟悉的領域,令她感到驚喜。修讀這個課程的大部分是本地學生,她曾在課堂上問過他們選擇這一科的原因,很多都說自己對亞洲的認識未夠深,因而希望透過這個課程去拓闊對亞洲歷史的認知。

江偉欣希望,課程能啟發學生思考香港如何受全球化影響,同時理解它在全球化中扮演甚麼角色。「我思考一個地方的時候,不會將它當成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思考它與全球發展有甚麼聯繫。」以冷戰時期的歷史為例,她指平常只會集中研究大國之間的鬥爭,但其實普羅大眾,譬如香港的人民,怎樣在戰爭中生存、他們的日常生活如何受戰爭影響,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除了從細微的角度看宏觀歷史之外,江偉欣表示學生們都有意識地嘗試打破狹隘的視野,將讀歷史「去殖民化」,挑戰過往西方教育所灌輸的單一視角。例如不再以西方國家為中心,嘗試以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同一段歷史。而香港作為曾經的殖民地,便是一個很合適的對象,可以幫助他們反思殖民地歷史,以及殖民主義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

目前研究中心只在布里斯托成立,江偉欣笑說:「人在哪裡,就在那裡設立」。她解釋,布里斯托大學當時剛好擁有兩位專門研究中國和香港與英國關係的學者,能夠長遠地進行研究並協助設立研究中心,於是一切就此誕生。(雷璟怡攝)

回看歷史 反思今朝

研究歷史或會被當作單純保育過去的工作,但江偉欣認為研讀殖民地歷史有助我們去理解現今的社會。她的著作重點研究20世紀上半段,即1910至1945年間,香港人怎樣理解他們英籍身分,而這種身分認同又如何延續至今。她指出,研究時會看到當時英國政府推行的政策,有些可能具種族歧視成分,或者有意灌輸親英意識等,而這些政策不單影響當時的社會。

江偉欣提到一位殖民地時期於香港出生的華人,在當時的法律上理應是英籍身分,擁有自由出入英國境內的權利。但在他要前往牛津大學讀醫時,英國政府卻為免太多殖民地移民進入英國,而拒絕給予英國護照,只批出一份旅遊證件。她認為,回顧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明白現在的社會。

明白過去,才可以理解現在。理解過後,江偉欣亦希望透過整合歷史資料和出版研究,促使英國政府正視過往在移民政策上的缺失,更公平地對待現在來到英國的移民,不論是來自香港,抑或曾經同屬英國殖民地的人。近年在英國較為人熟悉的例子是「疾風一代」(Windrush Generation),二戰後大批來自英國殖民地的人經海路移民英國,隨著移民人數增加,對本地福利系統構成巨大壓力,本地居民與移民的種族衝突升溫,英國政府遂在1971年推出新法,卻導致大批在英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移民後代面臨失去一切,甚至被驅逐出境的結局。事件引起英國社會極大迴響,而針對移民的偏見問題亦受到關注。

江偉欣認為,英國政府過去曾利用各種理由去包裝一些歧視移民、漠視他們權益的政策,而歷史資料可以作為證據,指出問題所在,讓真實的歷史不被埋沒。

「我希望我的研究,或者大家的研究,可以令社會大眾知道有一段做錯的過往。當你認知到這件事後,之後便會希望可以避免這些事再發生,可以正視這段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