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到功成? 中國年輕一代「轉碼」之路
「轉碼」即轉寫程式碼,轉業做程序員。中國年輕一代的「轉碼潮」面臨行業飽和與AI技術衝擊,似乎競爭愈趨激烈,職業前景也充滿挑戰。 繼續閱讀
「轉碼」即轉寫程式碼,轉業做程序員。中國年輕一代的「轉碼潮」面臨行業飽和與AI技術衝擊,似乎競爭愈趨激烈,職業前景也充滿挑戰。 繼續閱讀
沿西營盤西邊街一路依山而行至第三街交界,一幢五層高紅磚建築矗立眼前,續往前走,「贊育醫院」四字招牌赫然刻在入口花崗岩門額上。這是剛踏入103周年、今年3月被列為法定古蹟的舊贊育醫院,是一間昔日服務無數 繼續閱讀
2022 年 9 月 7 日,秀茂坪安達臣道房協地盤發生天秤倒塌意外,造成 3 死 6 傷。事發當日,工業傷亡權益會(簡稱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在意外地盤奔走大半天,翌日,又陪同工傷家屬到來拜祭死者,並 繼續閱讀
「乾杯!」杯觥交錯間,香港本地製造的酒水並不常見。原因無非製造成本高,人力、物力和租金皆昂貴,不少企業將廠房搬移至勞動力低廉的地區,例如位於沙田的太古可口可樂廠現今僅為裝瓶廠,而非真正製作可樂的廠房。 繼續閱讀
「資助教育,而非戰爭」、「沒有知識就沒有將來」等標語寫在一個個紙牌上,於4月10日荷蘭南部城市蒂爾堡(Tilburg)被高高舉起。蒂爾堡大學的教師、學生今天沒有出現在課室裡,而是紛紛上街,衣服皆掛著象 繼續閱讀
記者|嚴君利 在決定這期稿題之前,我已聽過幾位朋友抱怨尚未收到臨時兼職學護錄取信。起初我以為他們只是失去了一份收入高的學生兼職,沒什麼大不了。但經過這次採訪,發現是次「人手調動」足以影響整個醫療系統。 繼續閱讀
記者|羅佩佩 第一次知道「贊育醫院」,是3月中為選題焦頭爛額時,電話突然跳出「舊贊育醫院主樓被列為法定古蹟」的通知。雖解決選題的燃眉之急,但作為在新界長大的「大西北人」,要從零開始挖掘這間港島百年醫院 繼續閱讀
記者|李衍澄 籌備「當年今日」專題報道時,我們一度陷入迷茫。編輯室裡,記者搭檔和我提出的選題接連被否決,直到3月中旬,一則新聞打破了僵局——贊育醫院被列為百年古跡。這個富有歷史意義與時效性的題材,瞬間 繼續閱讀
記者|池欣蔚 得悉被編到環保規劃欄目時,我便開始思考到底有什麼議題值得探討。誠然,我對環保議題的了解不多,思來想去,卻只想到禁止塑料餐具、垃圾回收,可這些議題早已有大量的報道和關注。到敲定以山徑石屎化 繼續閱讀
記者|高敏華 猶記得上期受訪者難尋,待截稿前一週始迎來首個訪問,拼命趕稿的焦躁仍歷歷在目。這次,交稿不足一星期前得悉要棄題重新開始,恐懼惡夢重演的我,也只能嚥下心底的疑慮,努力發送電郵邀約訪問。女子足 繼續閱讀
2013年,講述一名男子與人工智能發展出戀情的電影《觸不到的她》(《Her》)像天方夜譚,短短十餘年,科幻電影已成寫實。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只要搜索「人機戀」等字眼,「100個AI戀愛指令」、「人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23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