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追不上 被賦予過高期望的海濱

灣仔海濱_配套_夜繽紛
政府現於海濱舉辦不同大型活動,唯配套未能趕上,公眾及活動統籌者皆受罪。(設計圖片)

香港的海濱像一片新發現的大陸,彷彿政府想到任何活動,都可在海濱舉行——夜繽紛市集、演唱會、煙火表演……。翻查海濱事務委員會上的活動年曆,去年一共有24個活動在海濱舉行,而今年首三個月已有九個。對港府而言,海濱儼如救生圈,救香港於經濟低迷之中。想法雖多,配套卻追不上,舉辦活動時市民怨氣頻生。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將每月於維港上空放煙火,在將落成的海濱場地預留位置設置小型餐廳及小食亭,並將海濱打造成舉辦大型活動的場地。有熟悉海濱事務的建築師稱,原先的海濱規劃並沒包括舉辦大型活動,建議引入由私人管理的活動,逐步投放資源增設商業設施,才可逐步將海濱配合發展盛事經濟。

記者|林藹晴 編輯|馬芷騫 攝影|林藹晴 馬芷騫

去年9月底發展局於灣仔海濱舉行夜繽紛市集,為期12天。市集共設90個攤檔,當中有44個為熟食攤檔。但因政府籌備時間短促,導致部份熟食攤檔檔主營業時要面對水電不足等問題。

35歲的Jack為去年9月灣仔夜市的檔主,店鋪售賣醬料,配以燒賣等熟食。他形容該次活動安排倉促,由確定參展到舉行不足一個月,起初數天「好多甩漏」。他舉例,發展局原訂開幕前三天便會開放場地及提供電力予檔主準備,當日,在荃灣開店的他以貨車把冰箱和食材運到灣仔海濱,但到場才發現未能駁電,只可又駕車將物資帶回荃灣的店,來回合共約一小時。他稱,向旅發局反映後,局方曾派員到場處理。

「(大家)在( 開張後首六日後)下一個周末才叫安心地做生意。」

配套未齊就啟用 檔主無奈成試驗品

除了雪櫃外,Jack用來煮食的蒸籠亦需靠電力運作,但因電力供應不足,不能同時使用蒸籠和其他爐具,要變通自救,輪流使用不同爐具,也不在場地放置大量食材。他又稱,當時有檔主以為場地有24小時的電力供應,便將食材放在場內雪藏,未料中途斷電,翌日發現所有食材壞掉,不但浪費食材也增加成本。夜市一共舉行12天,電力不穩確實影響生意,故他認為旅發局必須正視電力問題。

污水處理及貨物運輸亦未如理想。場地有近半數(44個)攤位為熟食攤檔,但只有數個盛清水的水桶予檔主取水。Jack表示,幸好他有駕車,才能於收檔後將骯髒用具運回荃灣清洗。他續指,有檔主為節省輪候水桶時間,唯有到鄰近公廁清洗用品,卻遭投訴指他們把洗手間弄濕,他語帶無奈道:「但我們作為食品廠,其實都想衛生一點。」

至於貨物運輸,Jack原打算將貨車暫泊在會場旁,以方便落貨。但當日卻發現,警方為管制人流,封起附近的落貨區,令檔主要到會展站附近落貨,由落貨位置到攤位需步行約10至15分鐘,每次開檔收檔都要來回多趟。

大學線_灣仔夜繽紛_夜市_灣仔海濱_缺電
Jack(右一)的熟食攤檔,需要用到電子蒸籠、雪櫃等電器,但因場地電力不穩,為免超出負荷,他只能減少使用雪櫃,多次來回店鋪取貨。 ( 受訪者提供)

海濱「不就腳」吸引力減卻

去年在觀塘海濱亦舉辦了為期三晚的夜市,活動包括音樂表演、攤位遊戲等。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指,不反對舉辦市集,但認為觀塘海濱的夜市無助帶動夜經濟,達不到政府舉辦夜市的初衷。顏又指,夜市舉行期間曾收到商戶投訴交通不便,他解釋,現時只有17條巴士路線及3條專線小巴路線直達觀塘海濱並不足夠,成為舉辦大型活動的障礙。不論從牛頭角或觀塘港鐵站出發,步行前往觀塘海濱均需約15分鐘,而且沿途行人路狹窄,亦要經過多座工廠大厦,有檔主向他反映,其親友因市集的位置較偏遠、步行時間長而不欲到場支持。

大學線_顏汶羽_海濱_觀塘海濱_觀塘夜市
顏汶羽認為,垷時九龍的海濱規劃方向上缺乏一致性。他提議,九龍的海濱先有一個大規劃,分配好每一段的海濱長廊用途,確立主題。(林藹晴攝)

實驗式舉辦活動 錯漏間覓出最適合方案


對於海濱夜市出現的問題,自2018年起擔任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的建築師吳永順指,原先海濱規劃中,用途並不包括舉行大型活動。「沒有人會料到夜繽紛活動的出現。」他強調,「實驗」必定會出現失敗。正如水電不足便是失敗的例子,需要臨時應對,如以臨時發電機發電。

他補充,舉辦夜市需要供應大量水電、洗手間和垃圾桶等配套,而這些並非海濱用地原有配備。這是否代表海濱用地不宜舉辦大型活動?吳永順稱這關乎海濱的進化,進化過程應確保有足夠的空間作休憩用途,才開發其他舉辦商業活動的用地,繼而配以活動所需的設施。

吳永順_海濱_煙火表演
吳永順認為,海濱是不會有一樣東西叫做「one size fits all」(實現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即使收到活動投訴,如街頭表演、踩滑板等,都不會因此暫停所有活動。(馬芷騫攝)

改變海濱管理模式 加入私營活動擴受眾

過往海濱用地受康文署《遊樂場地條例》規管,吳永順指條文限制海濱的可能,令市民活動受限,例如踩滑板、踩單車及航拍等皆被禁止。「政府(規劃海濱時)習慣訂立很多限制,令到那些地方失去了吸引力。」他認為,海濱除了提供休憩的地方外,也可以增設商業設施如餐廳等。現時部分海濱用地除康文署外,也有其他署方加入管理。如卑路乍灣便由發展局、環保署及康文署負責。

吳永順認為,於海濱舉辦活動必須多元,「單一的活動,只能吸引單一的市民。」他以《財政預算案》提及每月於維港放煙火為例,指公營活動不及私人機構舉辦的有創意、有新意。他指,現時香港每年最少會有四次煙花匯演,吸引數十萬人觀賞;但若每個月放煙火,大眾只會厭倦,「我覺得沒有必要做到人家討厭為止。」

他建議將海濱用地租予私人機構舉辦活動,會有更多發揮空間,活動如中環海濱舉辦的AIA嘉年華、去年的S2O潑水音樂節,以及3月的藝術展覽Art Central等,皆能吸引不同喜好的遊客到海濱。

「(政府)不需要不停地做同一件事來吸引同一班人,(否則)最後(只會)悶到連那一班也離去。」

銅鑼灣避風塘_海濱_銅鑼灣
吳永順稱,銅鑼灣避風塘無欄杆式的設計令市民可以親水,是過往「公園式管理」無法做到的。他指,通道旁設有小心梯級標示提醒市民,也有救生圈以備不時之需。(馬芷騫攝)
灣仔海濱_鴨仔船
灣仔海濱水上活動及康樂主題區,吳永順稱要因地制宜,水體較靜止的海濱適合舉辦大型的水上活動。(林藹晴攝)

逐步試驗 覓出合適方向

2021年起,為以最快速度發展海濱用地,海濱事務委員會推行「先駁通、再優化」的海濱發展策略,即先開放海濱部分用地,再擺放限定日期的裝置,看市民反應再決定會否長置。如先前作為夜繽紛市集用地的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和灣仔海濱長廊,皆使用此方針發展。吳永順形容過程就如實驗,除了地理等因素,他們必須試驗完再判斷海濱用途。以首個海濱共享空間規劃的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海濱為例,吳永順指,所擺放的流動家具裝置會按照市民喜好定時更換。

卑路乍灣_卡板_海濱
卑路乍灣的裝置包括可移動的卡板,以及在上面的椅子。不過,記者到現場考察時,發現所有裝置已移走。場地保安人員指,卡板破損,因怕弄傷用家的關係,已被全數收走。(馬芷騫攝)
卑路乍灣_卡板_海濱
保安員指,卡板角落破損,使用者容易刮傷,於是被政府收走,暫未收到新裝置之通知。(馬芷騫攝)

按需要引入商業設施 惟海濱僅能刺激經濟

《財政預算案》提及在海濱引入具規模的餐飲、零售及娛樂設施。吳永順認為商業活動和設施或許對帶動經濟有些幫助,但補充:

「很多人以為海濱可以將香港經濟起死回生,但海濱並不是『救世主』。」

若要海濱留得住市民和旅客,吳認為,不外乎以表演、玩樂、食物作為招徠,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於海濱的商業設施上,至少令觀賞煙火的市民和遊客能順道消費,而非「一毛錢也不花便回家」。惟吳又指出並非每個海濱都必然要設食肆和商店,政府當考慮更多因素,如人流、設施的租金等,否則商戶可能會入不敷支而面臨倒閉的危機,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