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難行 非主流音樂衝出香港

不少香港非主流音樂近年選擇到外地擴展市場。(設計圖片)

乘搭四小時的航班,背着三枝結他、一套重約20公斤的鼓、數個器材箱,再加上成員們的行李,話梅鹿於2018年,一行四人從香港飛到東京。在微暗的燈光下,於二百多名日本樂迷前演出。表演中途,鼓手坤城拿着咪高峰,支吾地念出提前在手機上寫好的日文感言。

音樂類型狹窄、經營成本高昂、表演場地不足⋯⋯在香港做非主流音樂困難重重。近年不少非主流音樂單位衝出香港,嘗試將作品帶到一些非華語國家。完場後,有觀眾會排隊合照,並指自己已留意樂隊五年。而在其他樂隊的演出,也有觀眾唱着樂隊的廣東話歌詞離去。

記者|林君睿 編輯|馬芷騫 攝影|馬芷騫

數字搖滾純音樂樂隊話梅鹿於2013年成立,十年間參與過英國、內地及台灣等地舉辦的大型音樂節。近年更舉辦三次海外巡演,涵蓋東京、吉隆坡及曼谷等地。回想第一次闖進非華語市場的經歷,坤城稱幸好話梅鹿成立初期曾為台灣搖滾樂隊晨曦光廊擔任嘉賓,認識到一些音樂人,幫助他們接觸日本的宣傳單位並找到場地。演出後有大學生用英文感謝他們來到日本,結他手城鋒憶述:

「(當時)我第一個想法是,想不到我們音樂會去到這個位置(到外地巡演)。我們最初不會預料到,日本會有人聽和專程來看。」

努力開拓海外市場 盼將香港音樂推向國際

在日本嶄露頭角後,話梅鹿於2019年及2023年再舉行亞洲巡演。比起初次的興奮,現時話梅鹿更關注如何令演出變得更好。坤城舉例,他會要求團員在演出一小時前必須回到場地,然後他們會從頭到尾審視一次表演曲目,提醒各人要注意的地方;他們也會詳細列出每日要做的事,大至演出前開會確認各項細節,小至管理起床時間。

話梅鹿 話梅鹿成員 純音樂 instrumental post-rock 數字搖滾 搖滾
話梅鹿成員。左起:低音結他手阿凌,結他手自然、鼓手坤城、結他手城鋒。(受訪者提供)

在演出前後的空餘時間,話梅鹿會拜訪唱片舖,或接受宣傳訪問,盡量提升整個行程的效益。營運社交媒體時,除了會以演出當地語言及英文撰寫感言外,還會認真編輯「千字文」文案以吸引特定地方的聽眾。坤城相信,做好每件樂隊獨立營運能力範圍內的事,才可以讓樂隊走下去。

海外巡演 香港樂隊 獨立樂隊 話梅鹿
城鋒表示,在海外巡演,每天搬器材來往酒店和演出場地已經用盡所有體力。(馬芷騫攝)

不懈努力下,話梅鹿逐漸在海外累積一定知名度。第二次日本演出完結後,一名修讀攝影的大學生在Instagram上私訊他們,稱自己兩次都有觀看演出,希望為他們拍攝影片。及後,話梅鹿推出的歌曲邀請了日本歌手Haru Nemuri參與,更得到法國一間黑膠唱片發行商的青睞。法國發行商主動與樂團接洽,並免費為其在歐美市場發行兩張黑膠唱片,銷售點包括歐洲、日本及台灣,每張重印過三次,而每次印刷量最少有1500張。

從無人知曉,到走訪多地巡演,話梅鹿驟覺昔日同行的其他樂隊大多早已心灰意冷,退出樂壇,但他們仍然堅持為香港音樂默默打拼。去年10月大阪演出後,一位當地知名樂隊的經紀人在飯局問道:「香港有哪一支獨立樂隊在亞洲地區或全世界為人認識?」,這令話梅鹿成員啞口無言,他們與經紀人一樣沒有想出答案。

海外巡演 香港樂隊 獨立樂隊 話梅鹿
坤城指,日本是話梅鹿的發展地方之一, 而2023年在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巡演則是新嘗試。(馬芷騫攝)

要在全世界爲人所知,坤城認為樂隊要先在華語地區取得成功,再在亞洲有知名度,一步一步推向更廣闊的市場。但除了音樂質素,該經紀人也提到一個關鍵的因素,便是要多曝光。坤城坦言,他們也深知曝光度的重要性,但礙於成本問題,現時很難做到。

「大眾看到(台灣搖滾樂團)落日飛車到海外大型音樂節,會覺得很正常。但當香港樂隊去到外國的音樂節,你會覺得很厲害。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做到這件事(令人認為話梅鹿參與海外音樂節是正常的)就好了。」

香港元素融入歌詞 強勁音樂感染海外聽眾


本地後龐克(Post-punk)搖滾樂隊南洋派對於2018年成立,他們曾到訪南韓參與大型音樂節演出,該音樂節錄得約一萬至二萬人次入場。低音結他手Chau指,最初有海外演出機會,是朋友推介的品牌宣傳活動。直至去年3月登上香港戶外大型音樂節Clockenflap的舞台後,他們才受到其他海外音樂節主辦單位的邀請。

南洋派對 南洋派對成員 美之 佳佳 海外演出 音樂節
南洋派對成員。左起:主唱Jon、低音結他手Chau、結他手Leo、結他手與電子琴手Allex、結他手Jack。(受訪者提供)

南洋派對的歌曲主要用香港生活作為題材,例如以本地食店「十八座狗仔粉」創作的《18座》,還有以時裝入口店「美之」創作的同名歌曲等。Chau認為,地道的歌曲對海外聽眾反而是「加分位」,因為聽眾多數抱「獵奇心態」去欣賞他們不熟悉的表演者。

他憶述,有些海外觀眾離場時,更會以標準的發音唱着「佳佳」、「去美之」這兩句歌詞,事後也會追蹤他們社交媒體,並私訊他們分享感受。

南洋派對能吸引外國聽眾,Chau稱是因為他們有香港特色之餘,也能達到國際級演出水準。而他認為要達到該水準,演出時先要有鮮明的態度與個性。

從海外演出後回到香港創作,Chau坦言感到鬱悶,「聽眾群小,演出的場地寥寥可數,有趣的項目不多,表演費又不吸引,生活壓力又大,工時又長,經濟又下滑,社會氣氛又差……下刪一千字。」他認為非主流樂隊也需要「DIY精神」,即自己想辦法解決事情。

Clockenflap共同創辦人及Magnetic Asia音樂總監Justin Sweeting現時負責南洋派對的國際演出。「以往我們大部分收入是來自專輯,但現在幾乎反轉,是需要靠演出。」他指,在考量會否宣傳一個音樂單位時,現場表演效果是重要因素之一。至於如何呈現一場好的演出,他提出樂隊須具備數個條件:音樂要夠獨特,樂隊也應與觀眾在音樂上有交流,並對自己的音樂有信心。

Clockenflap Clockenflap創辦人 小眾 音樂
Justin Sweeting指,南洋派對將派對的氣氛融入至樂隊的現場演出,再加上他們的音樂受夜店影響,令觀眾更易感受到他們的能量。(受訪者提供)

Justin說,當初他選上南洋派對的音樂,是因爲琅琅上口之餘,hook(歌曲中最吸引人的部分)的編排也較簡單,再加上他們的歌曲融合後龐克和電子音樂,容易讓觀眾投入其中。他相信中文歌詞不會阻礙海外觀眾理解歌曲,因爲「即使你不明白他們的歌詞,你也能夠從他們的表演、表達方式及音樂上理解歌曲。」

海外聽衆反饋佳 樂隊備受鼓舞


揉合電子音樂及爵士的純音樂樂隊CODE於2021年成立,去年11月在宣傳公司介紹下,首次出演東京BIKN音樂節,並於當地舉辦兩場專場演出。

香港樂隊 獨立樂隊 CODE Jazz 爵士樂 純音樂
CODE成員。左起:鼓手Gill、結他手ZiTi、低音結他手Maka、聲音設計師Loisey。(馬芷騫攝)

在日本演出時,結他手ZiTi坦言,他們沒有任何策略,只是想試一試。到埗後他們將期望壓至最低,做好了每場只有兩三名聽眾的準備。結果第一場演出有60名聽衆,比他們想像中好。聲音設計師Loisey形容日本的觀眾較有禮貌,

「(只要)你還沒說thank you那一刻,可能還有一個連着的音,一個很小的氛圍聲,他們都會覺得還沒完,不會拍手。但香港的觀眾在歌曲未完全結束時,便已經(拍手)。」

初時他們還以為觀眾不喜歡他們的音樂,發現是一場誤會後,便習慣此事,繼續演出。

香港indie 海外演出
CODE在東京南青山Moon Romantic演出照片。(受訪者提供)

CODE觀察發現,日本聽眾更願意嘗試新音樂。

Loisey憶述,演出當天,在場聽眾幾乎沒有人認識CODE,在他們前一位出場的樂隊風格偏向流行曲風,玩截然不同音樂類型的CODE成員以爲,輪到自己表演時很多觀眾會離開。但最後仍有觀眾選擇留下,欣賞他們的表演。

他們指,現時未有明確的海外發展計劃,但會找機會到不同國家演出,吸取經驗,而他們在今年10月便會參與台中爵士音樂節。

演出後回到香港對比下來,Loisey指香港對非主流音樂從來都沒有支援。他補充,他們的音樂類型絕非「會賺錢的音樂」。其他國家有不少公司會爲非主流樂隊舉辦巡演和宣傳活動,但香港較少小型演出場所提供表演機會,也缺乏宣傳配套,所以音樂中介大多考慮爲他們拓展海外市場。

instrumental  主流
Loisey認為,當市場流行自己所創作的音樂種類時,即使是純音樂也可變成主流,正如以往的hip-hop一樣,未成為主流只是未發生。(馬芷騫攝)

另一成員Gill認爲香港聽眾甚少欣賞一些陌生的音樂類型。在去年的香港西九音樂節中,Gill觀察到不少聽眾只來看男子組合MIRROR的演出,而非主流樂隊的場次十分冷清。相反,日本聽眾則對不同音樂的接納程度較高。日本一行令CODE意識到,原來在某些地方,他們這類器樂搖滾並不小眾。

香港非主流音樂仍未成氣候


「搶耳全球音樂演出及交流計劃」自2017年推出,將本地音樂單位與外國音樂節配對。搶耳音樂節目及拓展總監龍植池指,一般而言,配對時最看重演出當地受眾的愛好。他認為,外國聽眾不如香港聽眾般關注歌詞,較注重現場演出的感染力。因此,若樂手憂慮海外聽眾不理解中文歌詞,他會鼓勵樂隊做他們最有信心的音樂,且需要一些較有節奏感的歌曲來帶動現場氣氛。

搶耳音樂 搶耳全球 少數 獨立廠牌
龍植池指,若某音樂類型於香港的市場太小,相關音樂單位更需要在海外賞識他們的音樂節,而非在香港建立觀眾群。(受訪者提供)

龍植池形容,香港的非主流音樂還只是一束「微微燙著的火」。樂隊要先吸引本地聽眾,才可以令海外音樂節的合作夥伴發現他們的價值。音樂單位在衝出香港前,也先要做好準備。除了要製作出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音樂外,作品也需要達到一定數量,讓別人對他們的音樂有信心外,也要準備好行政和配套,如傳媒簡介包(press kit)、宣傳照片等。龍植池說:「如果有些樂手連Spotify帳戶也沒有,即使海外有人想推廣他們,也沒有途徑介紹他們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