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翻新就能翻身?街市現代化進退兩難

街市現代化計劃
街市現代化計劃下有6個全面翻新或重建的街市。

「老舊、侷促、邋遢、熱鬧」,「新簇、涼快、乾爽、冷清」,哪一組詞語最能形容你平時常到的街市?香港老舊街市問題叢生,政府為改善街市環境,推出「街市現代化計劃」,計劃下的數個老舊街市卻反對聲處處,甚至連街市商戶聯會主席都反對翻新,令動工時間一推再推。香港仔街市是計劃下首個完成的項目,於今年上半年完工,改善了街市內環境,卻有檔販選擇退租。

計劃目標為改善街市營運環境,理應得到受惠檔販的支持,為甚麼進度卻裹足不前?翻新過後的街市又是否有利於檔販經營?

記者|羅竣 編輯|陳子昕 攝影|羅竣 陳子昕

2018至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宣布預留20億元推行為期10年的「街市現代化計劃」(下稱「計劃」),為食環署轄下公眾街市加裝冷氣機,及進行硬件改善工程。計劃中有六個全面翻新或重建項目,惟目前僅香港仔街市完成翻新並重新開業,荔灣街市正進行翻新工程,其餘四個項目依然處於準備及諮詢階段。

街市現代化計劃下6個街市目前進度


老舊街市悶熱難耐  設施問題叢生

位於荃灣、樓高三層的楊屋道街市自1990年啟用,是其中一個未有翻新時間表的街市。

踏入楊屋道街市,空氣明顯較外面悶熱。街市內雖有多把天花吊扇及牛角扇,外牆亦設有通風窗,但不少買菜的街坊仍熱得滿頭大汗,檔販們大多自備風力較強的風扇。採訪當天氣溫約27度,記者亦因為街市太熱,每半小時要到平台通風位置透氣。在楊屋道街市擺檔32年的「錦記雜貨」負責人盧先生認為街市內通風設備不足,希望能增添空調系統。除了悶熱難耐,街市還存在安全隱憂,盧先生指街市設施殘舊,近年曾兩度發生天花石屎剝落事故,散落在花檔旁邊,幸好沒人受傷。

記者現場觀察,地下魚檔及二樓蔬菜檔的通道較為濕滑,加上通道只有約三人身位的闊度,若遇上其他顧客在攤檔前採購,市民需側身才能前進。地下海鮮檔人流較為擠擁,一樓及二樓的肉檔及蔬果、乾貨檔人流則較為疏落。盧認為街市外太多地面商鋪,「踏入下午四、五時便開始『散貨』,『幾蚊堆、幾蚊堆咁賣』」,面對如此龐大的競爭,除熟客外,一般市民甚少踏足殘舊悶熱的楊屋道街市並特意走上二樓採購。

街市上落貨設施不足,亦讓檔主十分煩惱,現時整座街市只有三個上落貨車位,即約47個檔口共用一個, 盧先生唯有不時停車在馬路邊上落貨,偶爾會收到告票。他認為,政府應該仿效其他街市,設置地庫停車場供商戶上落貨。

楊屋道街市
楊屋道街市格局(陳子昕攝)
錦記雜貨
「錦記雜貨」負責人盧先生指他的貨品必須比街市外面的地舖售價便宜及質素更好,方能吸引街坊購買。 (羅竣彥攝)

檔販一致反對翻新街市

政府為街市現代化計劃預留的資金,容許街市重新規劃攤檔、擴闊通道、加裝扶手電梯及安裝空調系統等。翻新本是美事,為何計劃卻裹足不前?

食環署於2019年曾向楊屋道街市檔販就全面翻新或重建計劃進行諮詢,雖然部分檔販表示翻新後能吸引更多市民前來光顧,並希望藉此改善工作環境,但荃灣楊屋道街市商戶聯會主席林福泉指,楊屋道街市檔販一致反對計劃,普遍因不滿賠償方案,亦擔心加租等令經營成本上升,因此遲遲未能與食環署達成協議。

食環署向受翻新工程影響的檔販提供三個賠償方案:一、永久遷至食環署指定街市的空置攤檔繼續營業,二、結業並獲得賠償金,三、街市翻新後以優惠租金復業。「三昌肥牛」負責人韋先生表示,雖然街市曾在2007年翻新,但當時只改善了消防系統及天花等小型工程,街市內仍然存有很多問題設施。但他對於政府提出的賠償方案不太感興趣,認為放棄檔口接受賠償便會失去生計,他的肉檔營業額高,「香港每天只屠宰20多隻牛,其中有三隻是我的攤檔屠宰的。」食環署的賠償方案於他而言太少。

楊屋道街市恩恤安排賠償方案

「郭記鮮魚」員工郭先生表示早已習慣沒有空調的工作環境,認為街市全面翻新後,租金便會增加,檔販亦需要繳交空調費,這些成本只會至轉介至消費者身上,最後有機會流失顧客。

多年來擔任荃灣楊屋道街市商戶聯會主席的林福泉緊貼街市現代化計劃的進展,出席了所有與計劃相關的會議,他本人亦反對將楊屋道街市翻新。他指出法例規定街市落貨區不能影響交通。現時楊屋道街市的上落貨區面積並不合乎食環署的標準,只有川龍街的三個車位,車輛需要前後褪位多次才能將車尾泊入車位落貨,影響由楊屋道左轉川龍街的車輛。若然按翻新計劃,擴建上落貨區至合乎標準的大小,則需犧牲地下20多檔海鮮檔(即約三分之一的海鮮檔)。而林福泉強調,楊屋道街市的主要特色是其多元化的海產選擇,若然減少海鮮攤檔,會令街市吸引力下降。

楊屋道街市上落貨車位
楊屋道街市只有三個上落貨車位。 (羅竣彥攝)
三昌肥牛
「三昌肥牛」負責人韋先生指自己未到退休年齡,不希望接受賠償方案後就斷送生計。 (羅竣彥攝)
郭記鮮魚
「郭記鮮魚」員工郭先生擔心街市翻新後,冷氣費會令經營成本上升。 (羅竣彥攝)
林福泉
荃灣楊屋道街市商戶聯會主席林福泉認為海鮮檔作為楊屋道街市的特色,一檔都不能少。(羅竣彥攝)

計劃另一爭持不下的地方是街市翻新期間如何安置攤檔。由於街市重建預計歷時18個月,原有的攤檔在重建期間生計必受影響。林福泉認為,楊屋道街市現代化計劃應納入市區重建計劃,在市區重建計劃中覓地興建新市政大樓,讓現有的攤戶無縫交接遷移到新市政大樓繼續營業,減低對攤販的影響。市區重建局在本年年中宣布對荃灣區展開地區規劃研究。

有關檔販反對一事,食環署回覆指,由於全面翻新工程涉大規模改動現有設施,因此租戶的支持至為重要。針對楊屋道街市,政府現階段已邀請市建局在荃灣舊區展開地區規劃研究,未來會因應街市租戶等持份者意見,配合荃灣區市區重建計劃,與發展局和市建局合作,推展楊屋道街市現代化計劃。

翻新 = 有利營商?

完成翻新,也非一勞永逸。香港仔街市是本計劃裡唯一完成翻新且重新開業的街市,食環署於2021年3月開始與租戶商討細節,同年4月大致完成收集租戶就攤檔租約屆滿後安排的回覆,同年11月展開約一年半的翻新工程,街市在今年4月底重開,比預期遲了4個月,現提供142個攤檔,然而重開約四個月,便有26個攤檔租戶提出終止租約。

香港仔街市
香港仔街市內有不少丟空的攤檔,食環署以封條圍封 。(羅竣彥攝)

為鼓勵檔戶重返街市,食環署優先安排舊香港仔街市檔戶以底價競投攤檔,其餘空置攤檔則以公開競投。南區區議員梁進指,翻新的香港仔街市內,即使是售賣同類型貨品的檔戶,會因租金差異大,營運成本也可能相差幾倍,部分新商戶因此選擇結業。

梁進也認為,翻新後的街市並不如預期般有利經營。他解釋,食環署對檔販售賣的貨物種類設置更多限制,如不准商戶懸掛塑膠袋於半空,又限制每檔可出售食品的種類,以豆品店為例,翻新前,檔主除了售賣豆腐、豆芽,也會一併售賣魚蛋、酸菜等,但翻新後不獲准許,倘若檔戶違反規例,食環署會給予警告。

梁進
南區區議員梁進表示,面對租金、冷氣費等高昂成本,以及欠靈活性的規例,已有20多檔戶撤回租約。(羅竣彥攝)

而翻新工程後增設的設施,也不切合檔販的實際需要。以海鮮檔為例,翻新後的洗手盆及魚缸過大、令檔口內通道變窄,「財記海鮮」檔主陳建華唯有將其拆除,重新安裝他慣用的洗手盆,變相加了營運成本。他笑言:

「我幾乎是海鮮檔販內『最低消費』的(以最少的資金拆卸食環署附帶的設施),但簡單拆除並重新安裝(洗手盆及魚缸)已需要花費逾10萬元,其他檔販花費逾20至30萬元。」

街市洗手盆
財記海鮮自行重新安裝的洗手盆。(陳子昕攝)

除了是海鮮檔主,陳建華還兼任香港仔街市商會主席,他反映翻新後街市攤檔的面積較過往小,檔販難以向顧客展示所有商品,對生意造成影響。蔬菜檔幫工Collins便深受其困,他形容街市翻新後, 攤檔「小得像豬籠」,儲存空間不足, 放置貨品後,已沒有空間讓他坐在檔口內,他只好站在攤檔外的通道上營業。

街市翻新後,攤檔營運成本上升。Collins透露,現時租金由翻新前的2000元升至一萬元,還要繳交約2500元的空調費,檔販唯有稍微調高物價,卻因此流失了部份客人。然而,即使繳交了高昂租金,也不代表租戶可享受優質的設施。記者走訪街市當天,Colllins投訴指空調系統已壞了大半天,直至下午才修復好,另外扶手電梯、升降機也偶爾故障。

陳建華認為,「街市現代化計劃」實屬美事,翻新後自己亦受惠。他支持政府翻新其他街市,但他期望政府在計劃翻新其他街市時多聽取不同意見,避免再出現香港仔街市的問題,

「不要我們有我們說,他們有他們做,雙方最緊要的是合作。」

香港仔街市環境
香港仔街市翻新後,財記海鮮的檔攤空間比翻新前更為狹窄。(羅竣彥攝)
香港仔街市環境
攤檔面積細小,蔬菜檔幫工Collins唯有用盡位置擺放貨品。(陳子昕攝)
財記海鮮
「財記海鮮」檔主暨香港仔街市商會主席陳建華認為食環署翻新街市後,於店內所建設施是雙輸的做法,署方要花錢採購及安裝設施,另一邊廂檔戶又要花上一筆錢移除。 (羅竣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