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的證詞:計劃外的人生

我的「爸爸媽媽」不是我的親生父母

一孩政策的背景下,二孩不僅在母親腹中命運難測,出生後的成長過程亦一波三折。1995年,范曉(化名)出生於廣東惠州,當時家中已有一個較自己年長13歲的姐姐。范曉的生父是國家公職人員,一旦被發現有超生,極可能斷送職業生涯。於是,范曉自出生後交由大姨照顧,更被教導稱呼親生父母為「叔叔阿姨」。她從小被蒙在鼓裡,與親生父母亦沒有白紙黑字的戶籍關係。

范曉的戶口本沒有父母的資料,只有寫上與姑姑的關係,是姪女身分。但當她報讀公立小學的時候,需要證明為獨生子女,如果拿著沒有寫上父母的戶口本,會遭人懷疑而身分敗露,父母只好為她弄來假的戶口本,而上面的父母名字都是偽造的:「那時候只要認識派出所的人,造假戶口是很容易的」。

范曉出生後由大姨姨丈撫養,而親生父母就作為親朋,隨著逐漸長大,范曉開始從身邊的蛛絲馬跡中萌生懷疑。譬如,四至五歲時就有人當著養父母(她的大姨姨丈)面前問她:「你的爸爸媽媽在哪裡呀?」她心生疑惑:「爸爸媽媽不就在身邊嗎?」當時的「媽媽」旋即用一句「小孩子什麼都不知道」搪塞了過去。但范曉已經朦朦朧朧覺得,她稱之為「爸爸媽媽」的人,可能並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范曉從小猜測自己可能被收養,又困惑自己的父母到底是誰,應不應該去尋找他們,這些疑惑都被她寫進日記本裡,伴隨著她成長。(受訪者提供)

疑慮的種子在她心裡紮根。范曉猶記得初中時常在「阿姨、姨丈」(即親生父母)家吃飯、玩耍,但如果當時有親友來訪,「阿姨」(即親生媽媽)就會趕緊讓自己離開:「像是被逐出家門的客」,她明言。「經常一個人的時候會想,我是不是該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可是如何也沒有想到,親生父母就是叫了十幾年的叔叔阿姨。」范曉半自謔地笑道。

雖然范曉略有微詞:「你自己養不了,就不要生啊」,但隨著逐漸長大,她理解了親生父母的顧慮和難處。2017年范曉她終於有正式戶口了,因為大學畢業後她進入非政府機構辦的「南方人才中心集體戶口」,便有了「集體戶口」。集體戶口的社會權利較少,要結婚和生育亦不容易。雖然家人從未明確向她解釋,但十幾年來范曉對自己的身世已猜中七八分,真相被一點點剝露,到她發現真相,心中其實未有產生太大波瀾。

范曉其後與親生父母同住,但十幾年的分居生活,使她與家人的共同話題不多,相處時亦覺得尷尬。親生媽媽常常做好早餐,好讓范曉起床後可以吃。這種隱含著愧疚的關懷,使范曉感到為人添了麻煩,但又不敢對母親說出口。她形容:「像是換了個室友,自己又跟爸媽分開了,挺難受的。」如今,范曉會用普通話叫自己的親生父母為「爸爸媽媽」,但也依舊會用家鄉話稱呼大姨、姨丈為「爸爸媽媽」。她現在擁有兩對父母,身分疑雲消失了,但她同時也要贍養兩對父母,偶爾會感到壓力備至,力不從心。

范曉如今已大學畢業,她每次回家都會探望自己的兩對父母。(受訪者提供)

繼續閱讀:政策操控下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