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沙士十年

假若沙士重臨‧‧‧

二零零三年沙士一役,不但成為了港人的集體回憶,同時敲響了全港預防傳染病的警鐘。沙士過後,立法會進行檢討,發現香港缺少相應的傳染病硬件和軟件配套。政府雙管齊下,一方面興建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又設立中港通報機制等不同應變方針,預防嚴重傳染病再度肆虐香港。

硬件:瑪嘉烈傳染病中心

在硬件配套方面,政府於零四年撥款超過五億元,在瑪嘉烈醫院增建傳染病中心,同時於公立醫院撥款增加三千張隔離病床,希望能更有效控制傳染病。

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斥資五億三千八百萬元而建,參照美國疾控中心的標準,樓高十六層,提供一百零八間隔離病房。進入隔離病房前,須經過潔淨區,病人的日用品、醫療用品、食物經那裡輸入,而用過的醫療用品、臨床樣本等骯髒物,以至屍體,則經另一端的污染區輸出。

為了方便清潔,中心採用特別的設計,例如地板是一整塊物料,而非一格格拼成的;洗手盆與牆壁也採用無縫接駁位;牆身採用人造纖維面而非油漆。員工每天清潔有病人入住的樓層,病人痊癒後會進行「終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徹底消毒病人曾入住的病房。

傳染病中心部門運作經理唐華根表示,每間隔離病房均採用負氣壓設計,令空氣造成單向流動,避免病菌向外傳播。參考過往沙士的經驗,隔離病房的排風位亦有所增加,一般病房的排風位是在天花板及洗手間。而隔離病房特別之處是多一個排風位在病床下方,令病房的新鮮氣更快流動,抽走帶有病毒的空氣。

同時,病房的設計屬高效能空氣過濾系統,一小時內可以將空氣轉換十六次,比標準隔離病房要求的十二次多,能有效稀釋房內的空氣。另外,病房的溫度、濕度和排氣都經過嚴格控制,以對付傳染病菌。

隔離病房所有房門以感應式設計,醫護人員只要用手一掃便可以開門,減少接觸門鎖。除此之外,病房外部連接監控室,能夠直接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如心跳、呼吸頻率、含氧量、血壓等。

而且,隔離病房有充裕物資應付九十天的使用量,足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傳染病。一旦有大型疫症爆發,傳染病中心會在第一階段先接收二十名病人,再於第二階段接收其餘病人。

位於十四樓的傳染病房現時用作模擬訓練中心,一旦出現傳染病,訓練中心便會還原成病房。傳染病中心一直與衛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保持緊密聯繫,又成立「重大事故中心」,如遇到突發事故或傳染病爆發,需要將大量病者送往三間以上的醫院搶救時,便會啟動中心指揮,由中心協調救援及分流傷者。二零零九年豬流感大爆發時,中心便啟動了整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