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形勢解碼

泛民捱打:有違議事精神

但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強調,議會並非投票機器,不宜硬性規定議員的發言時間及動議次數,否則有違反議事精神――「令不同意見完整地提出,聆聽一下有什麼理由,不完全同意都可以修改自己意見。」若透過修訂或由主席限制發言次數,令議案未能充分討論便表決,在多數必定勝少數的情況下,立法會只會淪為橡皮圖章,盡失巿民信心及支持。

議員資歷不足擔任主席  欠缺經驗做壞規矩

吳靄儀又批評現任主席的建制派議員,不理解主席的角色與權力,例如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主席梁美芬甫當選便提出更改開會時間,就是不明白「主席是服務委員會,而不是委員會服務自己……不可能單方面說我是主席就要遷就我,我幾時方便就開會,不方便就不開!」據悉,該委員會在星期一下午四時半開會是一貫傳統,讓法律界人士離開法庭後能出席會議參與討論,梁美芬卻建議改為上午開會,最終在議員施壓下放棄更改議會時間。

而張宇人於長津撥款運用酌情權一事,吳靄儀更指即使主席缺乏經驗,於官場打滾多年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亦應該清楚立法會運作,但她仍然要求張宇人豁免五天通知期。吳靄儀擔心欠缺經驗的主席容易受資深官員影響作出錯誤決定:「這兩個例子反映主席不明白他們的角色是什麼,以為主席就很大權力,完全錯誤。這樣對議會運作、政策通過,法案研究都有很大問題。」

建制壟斷  泛民悲觀

建制派壟斷委員會主席,會否影響立法會獨立性,現在立論確實是言之過早。然而,若政府的提案皆以盡快通過為目標,的確不利制衡政府權力。湯家驊對前景較為悲觀︰「只要是政府要求的,不問因由、道理,他們(建制)都會支持。」

不過,馬嶽則認為,建制派亦有內部分歧,人海戰術非百試百靈。以長津為例,民建聯支持,但工聯會反對:「建制派都有不同單位,不同陣營,各自保護自己的利益,……未必每次都支持政府大石壓死蟹。」

事實上兩派政見南轅北轍,引發矛盾無可厚非,但以往雙方皆有意協調,不論會議氣氛或議員間的關係都較理想。可是,現時的立法會明顯已踏入惡性循環,兩派在議事期間衝突有增無減。假如兩派能認真檢視及處理議會現存的問題,合力讓議會運作重回正軌,這才是巿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