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不包容 缺乏國際視野
隨著中港交往頻密,兩地衝突愈來愈多,包括今年初的雙非孕婦來港產子、D&G事件、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至近來的水貨客等。衝突升溫導致「蝗蟲論」的出現,有香港人以「蝗蟲」辱罵內地人,指摘他們掠奪香港社會資源。幾名受訪的「港漂」皆表示,現實生活中未受此言論影響,身邊的香港人依然友善。余韻靜認為,排外心態到處都有,但近來針對內地人的論調則過於極端。雖然「蝗蟲論」不影響她是否定居香港的決定,但她也為香港人感到羞愧。
Emma坦言為香港前途擔心:「香港是不是還維持著一個開放的心態和環境?」她又為香港人感到惋惜,期望香港人能以事論事,探討如何解決不合理的行為。除了在經濟上開放,也要有文化和心態上的包容,而非用「低劣的論調去貶低別人的人格和優化自己的身分。」
香港被譽為「國際大都會」,但耿春亞表示,香港學生並沒有國際視野:「香港學生會玩iPhone,但你問他們江丙坤是誰,這位台灣國民黨第一副主席,香港學生大多不知道,但內地的學生都認識他。」
回看香港──競爭力面臨挑戰
耿春亞認為,基於香港的自由與開放,對內地學生來說,在香港讀大學依然吸引。但他亦坦言,在香港畢業後的就業優勢與在內地畢業的沒有分別,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才幹。加上畢業生在內地工作待遇有所提升,生活成本較低,而內地人又對當地的社會及文化較為熟悉,因此不少人都陸續回流內地。他又表示,香港的競爭力將面臨考驗:「近十年香港跟內地的差距縮窄了很多,無論在生活水平、物價、基建等各方面的變化非常大,這些將會是香港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