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橘子:回到部落格的時代
網絡作家藍橘子,看到facebook的傳播範圍較廣,約五年前由討論區轉到facebook專頁發表小說,現以出書、專欄和接廣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專頁讚好數超過58萬。他指出近年自己facebook專頁的帖文,自然接觸率確有下降的情況,由最初的20%跌至10%,再降至現在的5%,相信是由於facebook改變了演算法。但他強調只要支持者都願意分享和讚好帖文,就能提高帖文的接觸率,演算法帶來的影響就顯得微乎其微。
藍橘子稱一直沒有為專頁付費推廣,假若未來facebook新政策在香港推行,他仍不會付費,希望讀者屆時能主動進入他的專頁閱讀文章,如同回到部落格時代。他又指出,facebook的興起令網民在接收資訊上變得懶惰,網民習慣被「餵食」不同資訊。記者問,他會否擔心讀者因facebook不再出現他的帖子而遺忘他,他笑言若輕易被遺忘的話,應該是自己失敗,所寫的故事不夠吸引。
結束一桶專棄:要找到同路人
Facebook上還有不少專頁,借助社交平台推動社會議題。宣揚減廢理念的「結束一桶專棄」是其中之一,專頁成立於2014年,讚好數超過18,000。專頁負責人之一Celia Lau正職從事網絡營銷,她聽畢facebook在六個國家的測試,回應道:「我一直都在想,為何我不用付費給facebook。」她認為facebook此舉不足為奇,反而有免費的宣傳平台才是奇怪的事。
對於用facebook宣傳社會理念,她認為facebook的讚好徒有數字,實質意義不大:「讚好是最容易,最沒有成本的」,重中之重是做好每個社會運動(social campaign),找到一群忠實和真正關心議題的同路人,他們在社交平台或現實生活向朋友宣揚理念,這些口耳相傳才最有影響力。
社交媒體變幻莫測,各facebook專頁營運者採取不同態度及對策,但都離不開克盡本份:新聞媒體做好的報道、網絡作家寫好的故事、關注社會議題的組織辦好的社會運動,自然會吸引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