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161 ubeat ebook
P. 4

採 訪

                                                            危難中開出的                                  花

       記 手

             香港人與俄羅斯的                                            李慧琳



                       距離                                      議題的關注,MIRROR舞蹈員李啟言的受傷、大眾的
       輯 編                                                         七月,一次意外引起大家對脊髓神經損傷這一

       忠 │ 唐 映                                                 嘆息帶來了這一專題。第一次採寫醫療話題、採訪
                                            陳朗酲
                                                               兩名脊髓神經受重傷者,不知如何面對這看似沉重
                國際新聞對我來說一直很遙遠,我對俄羅斯國
                                                               的題目。心中種種擔心不斷浮現:希望可以深挖他
             內局勢的了解更十分淺薄。我總害怕自己將受訪者
                                                               們的故事,但擔心他們不願回首;希望了解他們的
             當成了工具,經常反思:千里之外、看似與我不相
                                                               感受,又害怕在其傷口上撒鹽。因此從制定採訪大
             干的人與事,我到底有多關心?
                                                               綱及問題時就已經小心翼翼,不斷再三斟酌自己的
                然而,我從受訪者口中聽到了許多似曾相識的                           用詞。直至來到受訪者家門前,我深呼吸一口氣,
             反戰經歷——政府以疫情為由禁止公眾集會,另一                            安撫劇烈跳動的心臟,準備好聆聽他們的故事。
             邊廂卻舉行大型官方慶典,同時取消口罩令,利用
                                                                   然而,採訪的過程並沒有想像當中的沉重與壓
             地鐵上人臉識別系統拘捕示威人士;公民組織被蒙
                                                               抑,在問到他們的受傷原因和感受時,他們用平穩
             上「外國代理人」的罪名,被迫相繼解散;政府為
                                                               的語氣向我們娓娓道來。聽的過程中我不禁為他們
             鞏固政權,犧牲民生與人民的權利,人們在恐懼與
                                                               感到可惜:他們本處於意氣風發的花樣年華,卻因
             絕望下移民。這彷彿加深了報道這則新聞的意義,
                                                               突如其來的意外,被奪走了行走的權利,不得不放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不論相隔多遠,我們與其
                                                               慢了腳步。從跌落谷底到如今可以將自己的故事分
             他地方的人之間總存在著某種連結,別人的經歷並
                                                               享給大家,相信他們一定用了很長的時間療癒自己
             非如想像中般遙遠,有時甚至可以為自己帶來啟
                                                               的傷痛。
             發。烏克蘭人被壓迫的命運、反抗的勇氣,引起了
                                                                   對於他們,比起憐惜,我更多的是敬佩之心,
             許多香港人的關注與共鳴;俄羅斯人在獨裁政權下
                                                               敬佩他們的勇氣、他們的堅持、他們的樂觀……換
             的掙扎、反抗與離散,難道就不值得港人關心嗎?
                                                               成是我,我又能像他們一樣嗎?我想我不能。若不
                話雖如此,我與受訪者聊天時,仍深深感受到
                                                               是這次採訪機會,我從來不會留意到巴士上輪椅的
             自己與對方的距離。在冰冷的螢幕上,我看不清楚
                                                               位置尷尬,坐著時要與乘客對望;不會留意到許多
             受訪者的情緒變化,也無法想像對方的心情。普京
                                                               餐廳中根本沒有停放輪椅位置;也不會了解他們到
             宣布動員令當天,我看著受訪者語帶嗚咽,抬頭深
                                                               底怎麼通過一個陡峭的斜坡……從前的我一無所
             深呼了一口氣,竟然一時語塞——我實在無法說出
                                                               知。
             「我理解你的感受」這種虛偽的說話。這群反戰的
                                                                   「你在危難之間一定能想到適者生存的方法,
             俄羅斯人,在國內遭受打壓,甚至隨時被捉去當
                                                               不要所有事都依靠他人。」受訪者佩雯的一句話讓
             兵;在國際社會裏,他們沒有「抗爭者」的光環,
                                                               我印象深刻,他們尚且能尋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們
             只能背負「入侵者」的身分,移民後仍無法安心生
                                                               在遇到迷茫之時,又怎麼能放棄呢?
             活。我不希望自己落入「鬥慘」的心態,只期望把
             俄羅斯人的經歷帶到香港讀者的眼前,可以將兩個
             地方人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一些。


       04    大學線月刊 2022年10月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