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恆常的議題 何以恆常?

2025 年 02 月 15 日

記者|黃寶玟 從一開始知悉獲分到校園主題報道,我便幾乎斬釘切鐵地決定做「校園欺凌」這個議題。同學得知,都是勸我再好好挖掘其他題材,待別無選擇才再作考慮吧。原因無他,皆因久存的問題,新聞價值往往隨其存在 繼續閱讀

176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在推土機前,應如何權衡收地代價?

2025 年 02 月 15 日

記者|李咏玲 牛潭尾被收地,令我最深刻的不是震耳欲聾的抗議聲,而是一種頗為寧靜的無奈。我們最先走訪的是位於牛潭尾村的新興農場,負責人吳卓恆告訴我們要面對一個現實是「其實根本無人care(著緊)無咗塊田 繼續閱讀

176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對抗30秒的人生

2025 年 02 月 15 日

記者|李可榆 日本動畫師青木純的作品《跑步》以短短 30 秒,勾勒出平凡人一生的輪廓。影片伊始,嬰兒的一聲,如晨鐘般敲響人生的序章。接著,是孩提的牙牙學語和少年的朗朗書聲。後來步入社會,工作的繁瑣循環 繼續閱讀

176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新光戲院尋回憶

2025 年 02 月 15 日

記者|謝天渝 當我得知要做有關新光戲院的報導時甚是擔憂。主因是對粵劇的不了解,粵劇於我只有回憶。即使新光戲院在我家附近,我實質卻未曾踏進一步。看過《胭脂扣》,聽過一曲《客途秋恨》,知道南音,但我上一次 繼續閱讀

勞工及福利局於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布擴展二元乘車優惠,將計劃合資格年齡由 65 歲下調至 60 歲,惟來年財赤料再度達千億,兩元乘車優惠成政府的「開刀」對象。大學線 新秀新論 思辯之重
176期大學線

新秀新論|思辯之重

2025 年 02 月 15 日

財政預算案將於 2 月 26 日公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料來年財赤推算達 1000 億元,為連續第三年出現千億赤字情況。在開源節流的壓力下,長者兩元乘車優惠成政府的「開刀」對象,多位立法會議員就「兩蚊車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24-12)

多元長者資源少

2025 年 01 月 05 日

有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少數族裔長者及護老者從未使用主流長者中心服務。礙於語言障礙及文化差異,少數族裔長者對使用服務的信心不足。少數族裔長者和本地長者的需求有何不同?現時的主流長者服務能否回應少數族裔的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24-12)

香港製造?

2025 年 01 月 04 日

百年老字號香港品牌醬料被揭並非完全香港製造,事件延伸至立法規定商品標明出產地的討論,避免消費者受誤導。業界二十多年前已設立「HK嘜」香港製造產品認證制度,但現時僅有17個品牌成功申請認證,遠低於工業貿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24-12)

記分的事

2025 年 01 月 03 日

運輸署去年九月開始實施「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度」,旨在加強對的士司機不當行為的阻嚇力。不過,有乘客指「記分制」下投訴程序繁複,亦有舉證困難。交通投訴組的數字顯示,過去有九成八轉介警方的投訴,最終因為投訴 繼續閱讀

多媒體專題(2024-12)

事不「關」己

2025 年 01 月 03 日

2024施政報告提到,將會恆常化「關愛隊」服務,並且建議增加撥款五成,兩年資助金額最多可達6.78億元。「關愛隊」試行近兩年,政府說他們已經達到各項服務指標。不過,「關愛隊」提交給政府的工作及財務報告 繼續閱讀

1 ...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