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將機器零件一件一件拆除,空曠的廠房只剩下散落四周的銅碎鐵枝;鍾小姐站在一旁觀看,看着昔日運作不停的機器被吊臂搬走,心情就如懸掛在半空中的機器般忐忑不定。鍾小姐是龍生塑膠快餐用品廠的負責人,其公司以製造塑膠餐具為業務重心,惟因塑膠管制實施在即,公司決定結業。
由今年4月22日起,政府將分階段管制銷售及免費提供即棄膠餐具。業界首當其衝,有人結業、有人轉型,業界只能各自尋覓出路。
記者|雷海盈 編輯|白曉穎 攝影|白曉穎
龍生塑膠快餐用品廠於1981年成立,是僅餘的本地製造即棄塑膠餐具公司之一,主要客源為本地快餐用品批發商。其廠房設於屯門,佔地15,000呎,設有16部注塑機,每天生產塑膠餐具約800箱(每箱1,000個),另有塑膠盒、碗、杯等餐品約300箱(每箱500個)。
政府在去年10月通過《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宣布今年4月管制即棄膠餐具,龍生直接受影響,客戶陸續轉用木製及紙製餐具,生意額從去年5月,即立法會出現管制塑膠餐具的聲音後開始,減少近半。因此,負責人鍾小姐在半年前決定結業,並於今年1月26日正式結束業務。
「我們本身就是幾乎沒有利潤的,只是爸爸將公司給我,捱多久做多久,不要浪費他的心血。」鍾小姐形容即棄膠餐具是塑膠業中「價格最卑賤的貨物」,向來都是以杯類產品的盈利填補虧本的盒碗類產品,即「拉上補下」的方式維持生意。
轉型如同轉行 談何容易
結業是艱難的決定,龍生亦曾嘗試掙扎求存。早在2020年,鍾小姐留意到世界各地熱議環保問題,已經投放數萬元,嘗試從台灣及內地尋找十多種新物料取代塑膠,但尋找到的新物料皆含有聚乳酸(PLA),被環保署拒絕認可為替代品。署方向鍾小姐解釋,PLA是微塑膠,故不接受相關製品。所以儘管她在政策正式通過前已得悉塑膠管制草案內容,仍在去年6月決定結業。鍾小姐嘆:「我們真的很氣餒,一直不斷試,但真的不行了。」
正式結業前,鍾小姐持續向環保署求助,署方建議她轉生產竹、木餐具,惟龍生所有機器都是注塑機,故需要更換所有機器方可生產,她形容此舉形同「轉行」。鍾小姐曾考慮申請政府的基金資助,但並不符合資格,如「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要求申請人開拓內地市場;「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要求申請人進行研發工作;「企業支援計劃」則要求公司擁有項目的知識產權,令鍾小姐苦言:「我只是負責生產,又不是發明家!」
決定結業後,她要趕在農曆新年前清理廠房,「一部注塑機值20多萬,現在當爛鐵賣只得幾千元,看著有多心悒……」。鍾小姐透露,單是清場費和遣散14名員工的費用都過百萬元。受到政策的直接影響,她亦曾向環保署詢問賠償安排,但署方指龍生仍能出口塑膠餐具,故無安排賠償。鍾小姐反駁,自澳門去年9月禁止進口不可降解膠餐具後,經已失去澳門市場,至於國內,則因爲國內生產的產品售價更低,出口至內地根本無法競爭,結業實在是走投無路。
龍生是香港本地製造塑膠廠商,亦是業界數一數二具影響力的公司,故得到與環保署直接溝通的機會;可是,香港快餐用品行業人士眾多,又沒有特定組織或商會代表業界,有中小型貿易公司指未得到與環保署溝通的機會。
政策欠明確指引 中小企深感混亂
30歲的鄧先生是深港快餐用品公司的負責人,公司開業14年,業務以進口內地即棄餐具再轉售為主,客人多是本地餐飲商戶。關於塑膠管制措施,鄧先生直言至今從未收過環保署以任何形式的通知,一直只能靠留意新聞才知道管制措施的內容。
訪問當天,記者將一份來自立法會的塑膠管制文件(《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 ( 修訂 ) 條例》)交予鄧先生查看,實測業內人士能否理解文件內容。鄧先生花約一分鐘閱讀有關塑膠定義的條文,然後深深嘆了一口氣,表示反覆朗讀後仍有疑惑之處。他指文件上列明:「如物料含有聚合物則不論其是否加入了添加劑,該物料即屬塑膠;但只要聚合物僅在物料的生產中用作添加劑,或並非產品的主要結構組成部分,則又不當作塑膠。」塑膠種類及加工物料繁多,文件條文冗長且容易令人混淆,
「我這些年輕人已經很頭痛,如果給年紀比較大的行家看的話一定會『爆炸』!」
政策實行在即,在採訪當日(2月2日)鄧先生估計公司仍有值十萬元的即棄餐具要趕於政策期限前出售 ,包括:膠羮、膠叉、發泡膠盒、膠飲管等。據他了解,新物料和塑膠餐具成本相差可達八至十倍,所以部分商戶會選擇用膠餐具至「最後一刻」,並不太擔心無法散貨,但由於政策條文繁複,擔憂未來會因進口成分不清的餐具而誤墮法網。「其實我都看了(文件)很多次,但是就比較混亂。」
縱使早著先機 成本質素為轉型兩大挑戰
意華快餐用品貿易公司開業逾60年,業務以即棄發泡膠及塑膠餐飲用品為主,在內地擁有自家廠房,曾是全港最大規模的發泡膠生產及零售商。現任負責人Patrick是創辦人的第三代。雖然發泡膠將於4月22日後被禁售,但Patrick不太擔心,因為其公司早在幾年前已開始發展環保物料餐具。
有別於其他業界人士都是得悉塑膠管制的消息後才決定轉型,Partick在五、六年前已經意識到發泡膠市場有收窄的趨勢,亦猜想未來世界的走勢都是傾向環保,便逐漸將生產重心由發泡膠轉移至其他物料,如紙、木及甘蔗渣等。加上近年中國亦開始禁制發泡膠,就乾脆在2023年11月停止發泡膠生產線。現在公司售賣的產品,包括:木製餐具、蔗渣飯盒、紙杯等。他坦言轉型的成本極大,單是添置機器已動輒數百萬元;而原材料更甚,「以一隻匙羹計算,木和膠製相比,成本已經貴了兩倍。只是成本而已,還未說銷售價錢。」目前一隻膠羹的零售價僅爲六仙,如果購買質素更好的蔗渣製匙羹,零售價可以高達兩毫半。
措施即將推行,已有商家率先轉用其他物料的餐具。不過,Patrick坦言發泡膠的保溫功能和塑膠盒的密封性未有其他物料可完美取代,所以多年來未能被取締,故業界和買家都擔心替代品的質素「新不如舊」。以蓋子爲例,業界至今未能找到比塑膠密封性更高的物料。另外木製即棄餐具相比塑膠受熱能力較低,以木湯匙爲例,由於木製即棄餐具以加熱的方式塑型,故使用時如遇上較熱的食物,木湯匙會變形,變得扁平,無法用來飲湯。另外木餐具的表面並不光滑,較易黏上飯粒,亦影響進食體驗。
而更重要的是,Patrick指現時的餐盒替代品爲了可以盛載湯、汁等流質食物,表面都有淋膜,而淋膜含有塑膠,故轉用後亦非「零塑膠」,同樣無法完全回收,造成其他環保問題。
「走塑」並非唯一選擇 憂執行上有漏洞
雖然市面上已有不少塑膠餐具的替代品,但Patrick認爲比起「一刀切」禁止使用塑膠餐品,從其他方面逐步著手改變亦可達至環保。他建議,以生產塑膠餐具爲例,以往以十克塑膠物料生產餐具,可以透過中空手柄位等的方法,減少物料至七克,雖成品仍為即棄塑膠,但不影響使用感之餘,能減少塑膠的使用量,未嘗不是一種環保。
他指其他的替代品表面上看似更環保,但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或許更多,總的來説並不一定更環保。他認爲:
「Everything is evil, but you can choose less evil. 應該先選擇 less evil,而不是直接no evil。」
作為生產和銷售商的他認為,如果時間更充裕,待替代方案更完備時才推行會更好,但現在政策實施在即,亦唯有照做。
為了讓消費者分辨符合要求的塑膠替代品,環保署設有「綠色餐具平台」,允許任何本地或其他地區的餐具供應商,為其提供的非塑膠即棄餐具產品進行登記,並須提交由本地或國際機構認證的物料測試報告或證書,予環保署審批。
平台設計意念好,惟Patrick提點要小心有人「掛羊頭,賣狗肉」。他發現有非本地公司註冊了合規格餐具用品,卻在向他推銷時販賣另一種不合規格餐具。然而,這種情況一旦被發現,他擔心難以追查那些非本地公司,或會導致最終需由消費者承擔懲罰。
就以上問題,本刊以電郵向環保署查詢,署方回覆指平台的資料只屬參考,商戶在選購時,應留意產品編號,並可要求供應商提供相關證明,證明該產品符合法例要求。若消費者可證明是因受騙而供應受管制的即棄塑膠產品,商戶並不會因而被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