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研究尚未發展成熟
不過,有學者卻質疑天賦基因檢測的科技並未成熟。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蘇漢昌解釋,這類檢測的科學基礎嚴謹程度有待改善,現時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市面上有些公司只以單一SNP上的序列組合作基準來斷定先天能力或天份,蘇教授認為這並不恰當。他指出,單一SNP通常不能單獨對某特質起決定性影響,對於大部分特質的影響都少於1%。
天份是一個複雜的個人特質,要構成一種天份,需要很多不同的基因去配合,不是一兩個基因便能控制。
他表示行為與基因的關係很複雜,現時科學界仍未能確切肯定基因對構成一項天份,即在某個行為上的優勢有多大影響。「天份是一個複雜的個人特質,要構成一種天份,需要很多不同的基因去配合,不是一兩個基因便能控制。」他指出根據目前的科技,科學界還沒能找出控制某個天份的所有基因組,難以斷定某個基因是否很大程度上與某個天份有關。他強調,GWAS的研究成果在統計學的角度上只是顯示「某個特質與基因有關聯」,但兩者之間也僅限於有關聯(Association),並不是必然的因果關係(Causation),存在某個基因並不代表某方面肯定有優勢。
對於有公司聲稱能夠檢測一些特質如可塑性、熱情、感性及專一等,他表示比起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研究,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初步,樣本數量也不多。對於把尚未發展成熟的研究作檢測的科學根據,蘇教授對此做法有保留:「大部分與精神和心理上有關的特質,如性格和情商等,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成長環境及後天影響等,往往難以找到與基因之間強而有力的關聯。」
基因突變優勢可隨時消失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李天立補充,採用甚麼種族(Race)或群體(Population)的基因數據、樣本大小及分析假設對預測的準確性也有影響。由於每個基因變異的比率在不同群體都有差別,若公司單以外國人的數據分析亞洲人,得出的結果便有機會不可靠,影響預測的準確性。
他認為在醫學界中準確度受肯定的,是一些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Single Gene Disorders)的測試,如唐氏綜合症和地中海貧血症,由於這些特質只受單一基因的變異影響,因此若能在檢測者身上找到特定的基因組合,幾乎能百分百肯定檢測者擁有這個特質。
相反,受多種基因影響的疾病(Complex Diseases),如糖尿病基因測試,只能提供一些傾向性的指標,解釋患病的風險。而同樣受多種基因影響的天賦基因測試亦然,只能證明小朋友在某行為上存有優勢的傾向。要證明測試準確需要有客觀並可量度的指標,但行為、天份等較難以客觀數據量度。他亦指出,醫學界有很多與疾病相關的基因測試研究,由於樣本數量龐大,因此準確度會相對高。然而,評估天賦的基因數據較少,所以結果的準確性仍有待觀察。因此,他認為從科學根據來看,若以十分為滿分,天賦基因檢測報告的參考價值就只有三分。
他認為基因會受後天的環境因素所影響,即使小朋友天生擁有某個基因,令他在某個行為上的表現有優勢,這個所謂與生俱來的天份也可以隨著基因突變而消失,相反亦然。故建議家長只把基因報告當作參考,不必把報告的分析結果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