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行動定義我的身分—專訪黎明

「你不知道甚麼時候會有人找你、甚麼時候你會被人關注。有一道心理關口是:究竟你為了自己所相信的事、為了自己認為對的事,想說多少?」出生於上海的中大社會學系講師黎明,早前因中大民主牆風波,一時成為網民焦點。面對內地無形的監控,她堅持自己相信的價值,無懼壓力,公開表達意見。

十年前她決定來港讀碩士 ,是不想在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後,直接走上內地精英的青雲路,她可能沒有料到,來港這個決定,徹底改變她過去二十多年的固有想法。參與過香港的六四集會、雨傘運動,黎明找到自己的身分。她相信香港值得有民主,更希望香港不要步上海的後塵,失去了「自己」。

記者│馮楚怡 編輯│陳雅琪 攝影│黃詩雅

輿論比國安更可怕

今年開學時,中文大學文化廣場出現一條「香港獨立」的黑色橫額,掀起了民主牆風波。有內地生反對港獨海報內容,呼籲到民主牆集會,並把愛國標語貼在民主牆上,更和一些本地生起了爭執。內地生張貼單張上寫「學生會不代表我」,質疑中大學生會守護港獨橫額及標語的做法。黎明到場反問內地生既然要求學生會民主,卻避開中國民主的問題,並非真正追求民主,豈不是自相矛盾?後來,黎明在臉書撰文談及此事。對於黎明的敢言,有人會替她擔心,畢竟她的家人尚在上海。其實在雨傘運動期間,黎明就曾發佈過一些文章,驚動國安找上她的家人,要她知道「你一舉一動都在我眼皮下」。

她說,中聯辦紀錄了每一名來港內地生的名字、就讀學校、入讀年份等資料。內地生來港讀書,需要到中聯辦登記,畢業後亦需向中聯辦申請學歷認證,這對想回內地任職政府部門的內地生尤其重要。有一年,她與一名大學內地生組織的副主席一同前往六四集會。途中,該學生接到中聯辦電話,要她幫忙留意現場的內地學生。黎明估計中聯辦不會馬上對參與的學生採取行動,但會較留意對政治議題有興趣、較常出席政治活動的內地生。

黎明現時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系的講師,教授性向與社會、中國社會 。(受訪者提供)

內地的監控無處不在,令內地生即使想發表意見,亦會先自我審查。黎明曾聽說一個在美國讀書的師妹,因在雨傘運動期間在微博發佈支持運動的文章,引來國安找上她內地的家人,要求她留意自己的言論。黎明亦因在雨傘運動期間在香港獨立媒體發表評論,引國安找上門向她爸爸展示她的文章,稱她為運動幕後文膽。黎父怕女兒生事,曾勸她專注學術,不要發表這些意見。

黎明指,內地網上的輿論箝制異見聲音,比國安的監控更有影響力。她舉一名在中大讀研究碩士的內地生為例,在中大民主牆風波鬧得沸沸揚揚時,這學生在微博發表了文章,指內地生在民主牆的表現有何不當,又陳述香港學生對追求民主的看法,希望加強彼此了解。他隨即被內地網民扣上支持港獨的帽子,自此輿論鋪天蓋地,他被網民人肉搜索,也被母校的官方網站除名,是現代版赤裸裸的「批鬥」。黎明表示,被內地視為一個反面例子來批判:「那危險程度,甚至不需要國安有任何行動。」

 

 

繼續閱讀︰
衝擊「根正苗紅」的黎明
認識六四:重整對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