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場設計撞板 板仔備戰奧運難

編輯│譚瑩瑩 記者│唐立培 攝影│譚瑩瑩 唐立培

滑板一向被視為街頭玩意,作為玩家的「板仔」更被認定是無所事事的廢青。不過,2018年雅加達亞運及2020年東京奧運已將滑板納入比賽項目,「板仔」將能踩上世界運動舞台。

香港「板仔」積極備戰,可是滑板場等硬件未能配合訓練。自2001年起,政府投放資源修建滑板場及極限運動場,但設計錯漏百出,未能符合玩家的訓練需要,令一些耗資高昂的場地長期空置,康文署管理場地的方法也備受批評。

街式池式 各有所好

30歲的李嘉龍(外號龍仔),12歲便開始玩滑板,是香港頂尖滑板選手之一。他指香港大多「板仔」,包括自己都喜愛玩「街式滑板」,因有較多變化和有趣味。玩家能以場內模仿街頭環境的障礙物,如樓梯、欄杆、扶手、路壆等,練習及創造不同的花式。

李嘉龍現時最大的心願是代表香港參加奧運會,為此積極備戰。(唐立培攝)
李嘉龍現時最大的心願是代表香港參加奧運會,為此積極備戰。(唐立培攝)

龍仔的好友于朗則喜愛「碗池式滑板」,玩家能在碗型的池內滑滑板,透過池的弧度以衝力做出凌空及翻騰等花式。現時19歲的于朗,六年前開始玩滑板,當時看到玩家在碗池內「飛來飛去」,從此偏愛「碗池式滑板」。即使兩位滑板玩家喜好不同,他們都認為,在滑板場中,以粉嶺安福街遊樂場的設計最差。

場地設計 錯漏百出

龍仔指,安福街遊樂場的街式設施擺位缺乏連貫性,玩家無法一下子連續練習不同花式。而且障礙物不合比例,如斜台的斜度太大、扶手太矮且加速位置過短,玩家容易因跳不上扶手而受傷。于朗亦指,樓梯前應設有助跑跑道讓玩家借勢躍下樓梯,但場地完全沒有類似設計。

同一遊樂場內,有設施設計比例有誤,同時又有已建好但長期關閉的U型台。香港極限運動聯會副主席司徒華倫透露,康文署在設計時諮詢了香港單車聯會,卻弄錯尺寸單位,垂直位本應為一呎高,最終卻建成一米高。因垂直位過高,玩家不但無法做到凌空效果,亦容易受傷,康文署便聽取司徒華倫的建議將其封閉。而且場地內僅有約三分之二的地方可供玩家使用,剩餘平地則作為「觀眾區」,浪費了不少空間。這些設計漏洞令場地長期空置,間接浪費公帑。

覺得危險 索性封場

場地設計不善導致空置問題,有些場地卻謝絕「普通板仔」練習。位於將軍澳的香港單車館公園,及蒲崗村道公園的極限運動場修建了深度為11至12呎的碗型池,但康文署以危險為由,在場內擺滿「雪糕筒」,拒絕對外開放。玩家必須先向香港極限運動聯會申請,每次都要取得同意後方可使用。

司徒華倫直指做法不合理,因滑板場非只服務會員,亦開放予大眾玩家。他批評,官員因對滑板運動知識不足,自以為碗池較深便等於較危險,為了避免負責任便索性封鎖U型池。現時開放予公眾的碗型池深度一般為8至10呎,司徒華倫質疑:「兩種池只相差一呎,危險程度能相差多大?」而因較深的U型池設有垂直位,讓玩家更容易玩凌空花式,故兩種池玩法根本不同。

他又提到,澳洲、美國的滑板玩家,從小在類似的碗池「飛來飛去」,當初他抱著同時發展「街式滑板」和「碗池式滑板」的目的設計場地,但康文署最終封鎖碗池,令香港玩家沒法在「碗池式滑板」發揮,故愈來愈少玩家選擇玩這種滑板,令香港「板仔」難以成為全面的滑板玩家。

[table “126_skate_table” not found /]

[metaslider id=15488]

繼續閱讀

迫戴頭盔 出動警犬

場地所限 難以全面發展

非精英運動 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