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廣播不只服務「鬼佬」
「香港英語廣播的另一問題,是大家都認為這只是服務『鬼佬』。這是我認為大家最錯的觀念,英語是所有不會中文的人,包括菲律賓、印尼、日本等人,唯一的新聞資訊來源!」
中英文大眾的「資訊鴻溝」有多闊?貝格理舉了兩個例:他的英語朋友當中,沒有誰知道《成報》頭版每日炮轟梁振英,也沒有人聽過「青年新政是鬼」等傳聞。他說:
危險的是,現在的鴻溝愈來愈闊。
收窄鴻溝,該如何入手?曾參選立法會的司馬文以選舉論壇為例,希望所有論壇都能有中英字幕及雙語廣播,並在英文台作出提示,因為英語使用者不會知道中文台正有雙語廣播。
自居國際城市 淪為笑話
「我的西方朋友都在說一個笑話,就是香港自稱為『國際城市』。」貝格理認為,在商界、金融界以外,記者會、官員、政黨都不願意說英文。他認為香港已不再是一個國際城市,因為這裡的人沒興趣與不會中文的人溝通。
曾任職多間英文媒體的陳婉雯慨嘆:「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有如此地位;但官員英文差、傳媒怕英文,Facebook上又常見各處英文錯漏百出的貼文,實在是很『核突』。」
英文本是香港優勢,現在卻自我放棄,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