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壓毀了一個家
同樣經歷巨大創傷的莊紹賢,是精神科醫生。2008年赤柱大街一棵大樹突然倒下,壓死了她的妹妹莊頌賢,奪去了19歲的花樣年華。出事當日,莊紹賢正在醫院值班,在急症室見到血流披面的妹妹時已心知不妙。飛來橫禍,縱然悲傷,還是要勇敢活下去:「問『為什麼?』是沒有答案的,最重要還是自己積極一點。」
妹妹離世後,莊紹賢把自己的傷痛和感受記下,出版了《走過死蔭的樹下》一書。因她發現本地關於喪親的書籍不多,所以希望自己的書可以填補這個缺口,治療自己之外,亦治療喪親的讀者,帶領他人走出陰霾。她同時希望,寫下妹妹的意外,能引起社會對於樹木管理的關注。
由於出書稿件必須準確無誤,莊紹賢寫書時較抽離和理性,以確保資料準確,但事後對稿時她卻無法保持冷靜。一來一回的改稿過程,她在短短四個月內翻看了稿件二十多次,每一次都是案件重演,猶如重新經歷事件:血流披面的妹妹、父母的悲痛、昔日家人的溫情……即使不愛哭的她,亦不時濕了眼眶。
身為精神科醫生,她清楚自己的情緒反應,身邊的同事也提供合適的幫助,陪伴她走過人生低潮。作為過來人,她鼓勵受創傷的人積極投入生活:「情緒總會過去的,不可以任由自己在負面情緒中轉圈,應該設立一個期限,時間到了就要做正常應該要做的事。」
寫作抒情 一試無妨
雖然曾以寫作抒發情緒,但莊紹賢認為,以文字整理創傷的情緒反應只是復元的第一步,要完全平復心情,還需要時間和家人、朋友的支持。她覺得寫作能否有效抒發情緒,因人而異,亦與個人興趣有關,平常喜歡寫作的人或較易從中得到紓解。因此她鼓勵受情緒困擾的人不妨一試,若覺得情緒得到紓解,便可繼續寫作,反之就應該嘗試其他方法。
莊紹賢又指,以寫作治療心靈傷痛,現時並不是主流的治療方法。雖然如此,坊間亦有不少人選擇以寫作記錄心情。近年社交網站興起,不少人都樂於與素未謀面的網友分享生命中的高低起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