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茹果

編輯│鄭影映 記者│謝馨怡 攝影│謝馨怡 鄭影映 何詠雯

124fruit_01世界上有各種飲食方式,除了大家熟悉的素食主義,原來還有另一派,有一種素食者,連五穀和蔬菜也不吃,僅以水果當正餐,奉行「果食主義」。果食者認為水果比素菜更天然、更健康,吃果可以讓他們回到人類最原始的生活方式,獲得真正的健康。不過,一般人覺得三餐都吃果會不夠飽、營養不足,而且單調乏味,「果」真如此嗎?

從雜食到果食  生活大轉變

今年61歲的郭明慶是半果食者,早、午餐都只吃水果,晚上則會吃素菜。從前他最愛吃油膩食物,尤愛內臟和豬手等肉類,更是個「麵包狂」,一個早上能吃掉一整條長法包。後來患上心臟病,醫生提醒他要少吃高油、高鹽和高糖的食物,完成手術後,他決定要一改過往的生活方式,尤其飲食習慣。他偶然看了一本關於果食的書籍,於是在網上翻查了許多有關果食的資料,發現果食有助穩定血壓、維持心臟良好機能,似乎對改善健康非常有效,自此展開了他的果食人生。

轉吃水果的首三個月,郭明慶先嘗試只在早餐吃果,待身體適應後午餐和小吃都改吃水果。從2014年開始吃果到現在,他的體重由184磅減至157磅,原本有高血壓,現在不靠藥物也能維持正常血壓水平 。除此之外,吃果也改善了他的腸胃問題,他尷尬地笑說:「以前因為藥物的緣故,大便非常臭,家人都有很大意見,因為開大風扇都吹不散氣味,但轉果食後便沒有這個問題了。」

郭明慶示範以攪拌機製作鮮果雪糕。(鄭影映攝)
郭明慶示範以攪拌機製作鮮果雪糕。(鄭影映攝)

創意果食添新意

郭明慶每天的早餐是一大杯以鮮果打成的果露,他向記者示範以一個火龍果、兩條香蕉和一顆椰棗,放入攪拌機後加150毫升水攪拌約30秒,便能製作出約800毫升的果露,他說喝過果露後足以支撐到午餐時間再進食。很多人認為只吃水果一定很單調,郭明慶則認為只要花一點心思,果食也可以有很多變化。例如,他平常會用已雪藏的芒果和香蕉,加入椰漿攪拌成果味清新、口感綿滑的芒果雪糕。若果想吃鹹點,他就會將堅果蘸上鹽和胡椒(果食者採用植物學家對水果的定義,辣椒、番茄和堅果等都屬於果類。)他慶幸太太和女兒都是果食者:「太太比我更早吃果,吃得比我更厲害!一餐可以吃五個芒果!」郭明慶成為果食者後,減少與非果食的朋友外出用膳,他笑言此舉讓他省下不少金錢,現在他一般多與「果友」聚會,分享果食心得。

除了一般的聚會,如野餐和水果宴等,果食者另一個聚頭的場合非油麻地水果批發市場莫屬。郭明慶從事合夥生意,基本上不用上班,不過他為了推廣果食,逢星期一至六早上都會聯同幾位義工到油麻地果欄組織團購水果活動,彷彿將此當成了自己的「正職」。本刊記者曾跟隨購果團視察,早上七時許,已經有三、四十名參與者聚集,眾人有備而來,自備手推車和環保袋。郭明慶稱,義工會事先到各果檔了解價錢,為「果友」搜尋最便宜和最新鮮的水果。檔主們會介紹新鮮的水果,不好的水果則會直接說「這個不要買,不好吃、不新鮮!」他一邊帶著團友遊果欄,一邊向記者介紹在果欄發掘到的奇珍異寶:「例如麒麟果十分清甜,對通便有很大幫助,外面賣八、九十元一個,我在果欄見過最便宜的只需二十多元。」談起「果食經」,郭明慶一臉興奮地向記者「過招」:「香蕉口感幼滑,可用來製作果露、雪糕等,最為百搭。另外也要常備椰棗,用來取代糖。」

在中醫角度,不少水果都屬於寒涼性質,郭明慶建議體質偏寒者可以在吃果時加入辣椒和薑調和。坊間有不少人一聽到果食便會疑惑,單單進食水果會否營養不足,對此,郭明慶指進食堅果、甚至一般蔬果都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亦有人質疑果食會攝取過量果糖,容易引致糖尿病,註冊營養師詹佩鳳表示,其實以水果果腹所攝取的糖量與進食米飯相若,一碗飯的糖份已相等於五個梨,只要注意份量,果食並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