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人口膨脹 平衡城市發展
浸會大學地理系教授黃觀貴認為,前港督麥理浩具遠見,考慮到城市的發展要與自然平衡。70年代,香港人口在短短十年間增加三分一,達400多萬人。人口膨脹促使城市急速發展,政府於是推出「十年建屋計劃」,開始發展新市鎮,包括大埔、元朗、沙田等,城市逐漸向郊區擴展。為防止郊區過度發展,政府劃定郊野公園,並制定《郊野公園條例》,清楚地勾劃出土地利用的藍圖。黃觀貴續以住宅陽明山莊為例,80年代末發展商只可動用大潭郊野公園旁邊的土地,郊野公園範圍則絲毫無損,證明設立郊野公園能阻止發展商染指郊區,寸土不得。
今日設施完備 昔日步步艱辛
首批郊野公園包括金山、城門及獅子山郊野公園於1977年劃定,經過接近40年的發展,至今漁護署已設立24個郊野公園,每逢假日,都引來遊人遊山玩水,也受外國遊客青睞。除了公園設施,行山徑也是遊人前來的原因。行山徑蜿蜒山上,建造過程充滿艱辛與汗水。退休高級農林督察鄺恩年在過去四十多年一直執
行前線職務,他細述當年鋪路的經歷:「鳳凰山有很多大石,所以主要以石搭建鳳凰徑。方便搬運的地方會用外來材料來建路,不然就就地取材。麥理浩徑一帶有很多碎石,我們就只好逐少把英泥和水擔上山修建。」當時一隊只有五至六人興建路徑,搭建如麥理浩徑三段的斜坡的石級,約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需時大約兩個多月。
政府參考美國國家公園的設計,於初期郊野公園設立燒烤試驗區。不過,鄺恩年指當年的燒烤爐十分簡陋,呈四方形,由技工隨意找石頭堆砌起來。後來市民對設施的要求提高,「各區的郊野公園管理站各施各法,設計不同的燒烤爐或枱凳,參與當時名為『Country Park Award』的比賽。」比賽有助改良燒烤爐的設計,切合不同需要,例如為傷健人士而設的爐會較高。
各區職員因地制宜,所以郊野公園的設施不盡相同。以城門郊野公園為例,該處猴子眾多,為避免牠們在垃圾桶找食物,職員要與猴子鬥智鬥謀,早期垃圾桶是開口式設計,後來加了鎖,現時逐漸改為腳踏式。此外,他們活用廢棄樹幹造椅子、欄杆和指示牌,也為兒童設計動物造型的騎椅,善用郊區的一草一木。
設立初期車水馬龍 沙士重現郊區價值
根據香港1976年的年報,當年到郊野公園的遊客人數已超過200萬人,市民反應非常熱烈。當時在大欖郊野公園的荃錦管理站當值的鄺恩年,目睹市民前往大欖郊野公園的熱鬧情況:「每逢假日,街坊福利會、屋邨、工廠和學校等都會組織旅行團到郊野公園遊玩。早上九時多,已看到數十輛旅遊巴在馬路不斷落客,好熱鬧!」
然而,隨著社會進步,年輕人的娛樂活動變得多元化,往郊野公園遊玩的人數在90年代開始下降。到了2003年沙士爆發,市民重新意識到郊野公園的重要,紛紛又回到郊區。按漁護署提供的資料,當年到郊野公園遊覽人次突破1,200萬。
發展土地會破壞郊區系統
時至今天,郊野公園的遊客人次每年仍超過1,100萬,在人煙稠密的香港,是一片讓人喘息的空間。特首和政客三番四次重提發展之說,香港郊野公園之父戴爾博在訪問中多次提及,郊野公園的規劃是以一個系統來設計,這個系統以三大原則—自然康樂、保護水源及生態保育來運作。若以郊野公園土地建屋,系統的完整性及可持續性將會嚴重受影響:「我認為這會是極大的錯誤,會為市民帶來損失。」